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专报2016年第1期(总第21期)
农业转方式取得积极进展
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
近年来,农业部坚决贯彻中央部署,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测算,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6.6%,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测算是科学严谨的。今年以来,我部在扎实推进“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同时,组织专家开展化肥、农药利用率测算工作。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化肥、农药的施用特点,分别制定了《化肥利用率测算工作方案》和《农药利用率测算工作方案》,明确测算的方法和内容。二是采集基础数据。组织全国土壤肥料、植保技术推广部门,在测试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田间测试和相关数据收集。三是进行测算评估。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科学的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测算完成后,又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专家一致认为,测算方法比较科学,测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起到的作用是显著的。一是节本增效。据测算,化肥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减少尿素使用量100万吨,农民减少生产投入约18亿元。农药利用率提高1.6个百分点,减少农药使用量1.52万吨,农民减少生产投入约8亿元。二是提质增效。化肥、农药的减量是综合性的措施,特别是农药的减量多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利于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环境友好。化肥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减少的化肥投入相当于减少氮排放47.8万吨、节省100万吨燃煤。农药投入的减少也利于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
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提高提振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信心。目前,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偏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取得了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和有效的工作机制,这是持续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的基础。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提高,是各级农业部门务实创新的结果,展示了农业部门攻坚克难的勇气,也提振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信心。下一步,农业部要扎实开展“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引导农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一是加快转变施肥用药方式。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根据不同作物和病虫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二是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和农药。针对化肥、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先进适用的施肥施药机械推广滞后的问题。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农药等新型产品;积极推广先进施肥施药机械,加快替代落后机械。三是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提供肥料统配统施、病虫统防统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装备条件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的有效途径,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更大范围提供科学施肥施药服务。
报送:部长、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总农艺师、国家首席兽医师、总畜牧师。
发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办),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抄送:部内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