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面源污染防治 > 简报信息

农业科教动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专报2015年第16期

日期: 2015-12-02 10:41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编者按:11月8-9日,农业部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交流各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做法和经验。浙江省是与我部共建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转方式与保产量、保收益、保生态统筹,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并重,量化目标实现与长效机制建设并行,按照“一项目标任务、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撑政策”工作思路,提出了力争到2017年全面完成“一控两减四基本”工作目标,构建“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级循环”模式,着力做好“治、减、环、转、合”五篇文章,全面推动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全力打造绿色农业强省

  2014年,浙江省成为与农业部共建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两年来,在农业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坚持转方式与保产量、保收益、保生态统筹,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并重,量化目标实现与长效机制建设并行,全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在目标设定上,以“一控两减四基本”(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和化学农药用量减少,畜禽养殖排泄物及死亡动物、农作物秸秆、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及废弃农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业“两区”土壤污染加重态势基本得到扭转)为重点内容,开展“水、气、土”综合治理,形成治水、治气、治土“三治联动”局面;在路径选择上,把产业结构调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种植业清洁化生产等手段有机组合应用,构建“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级循环”模式;在推进体系上,按照“一项目标任务、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撑政策”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主体和市场作用,建立了由30多个法规规章、政策意见、实施方案组成的推进机制,形成政府、主体、市场“三方共建”格局。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浙江省着力做好“治、减、环、转、合”五篇文章:

  一是“治”,即抓治污,打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推进、铁腕治污。在养殖场治理上,全省各县(市、区)都调整优化禁限养区,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达不到生态消纳、达标排放或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一律限期整治;对目前保留下来的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面落实“一场一策”、“联村联场”措施,采用生态消纳、工业化治理、截污纳管等方式予以治理,并联合环保部门统一标准进行达标验收,预计2015年底前可完成治理。在病死动物处理上,全省合理布局建设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41个,在22个生猪生产重点县全面推行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养殖场(户)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等现象基本杜绝。在生猪调减的同时组织实施特色畜牧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湖羊、长毛兔、蜜蜂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减”,即减肥药,打出肥药施用精准牌。瞄准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大宗作物这两个“靶心”,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精准发力、精准服务、精准落实。在化肥减量上,加强商品有机肥、沼液、秸秆等有机肥料和配方肥、新型肥料应用,加强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施肥技术推广,加快有机养分替代。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减少化肥使用量28816吨(折纯)。在农药减量上,加快推广应用高效环保农药,提高用药效果;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植保服务组织,提高农药利用率。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减少农药使用量3761吨。在农业节水上,加强与水利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制定农业节水的政策措施,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组织实施百万亩农业园区智能化标准型微灌工程,全力推进农业用水总量控制,2014年农业灌溉系数达0.579。

  三是“环”,即促循环,打通清洁田园生态链。着力构筑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回收利用。在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上,大力推广种养配套、粪便养蝇蛆(蚯蚓)、有机肥加工、沼液利用,全省有机肥加工企业产能已达到150万吨,年施用商品有机肥70多万吨;加快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建成66个沼液转运服务组织,每天488辆槽罐车奔波于田间地头,年沼液利用达到2000万吨。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上,在10个县开展试点,探索建立秸秆储运体系,延伸产业链条,以用促禁,防止露天焚烧,2014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上,组织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处理,2014年全省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9%;已在25个县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建立“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模式。此外,大力推广稻经轮作、农牧结合的“千斤粮万元钱”新型农作制度,今年全省应用面积达250多万亩。

  四是“转”,即转方式,打造绿色跨越先行区。在全面治理的基础上,激活生态资源环境优势,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绿色跨越发展。一方面,按照农业主体功能区要求,明确发展性空间和约束性空间,在湖州、衢州、丽水3市和淳安等21县(共41个县市区)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结合农业“两区”绿色发展布局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10个、示范主体1000个、生态牧场10000个以上,形成绿色产业聚集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另一方面,依托优势农产品、农耕文化、田园景观等,拓展农业生态功能,深度推进农旅互动,一二三产融合,形成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味农产品的绿色农业新业态。今年农业部批复同意浙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在抓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产、管”结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是“合”,即强合力,打好上下左右组合拳。试点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集聚了各方资源要素,着力构建大联合、大合唱。农业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成立专家指导组,指导浙江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省委省政府把试点省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开展监督检查;省农业厅打破常规分工,成立试点省建设办公室,每月一统计、每季一通报,强力推动各地责任落实;省财政设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奖补政策,探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引导和生态保护负面清单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各地也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探索出很多好做法、好经验。

  下一步,浙江省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坚持生态立农,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力争到2017年全面完成“一控两减四基本”的目标任务,形成具有时代特色、浙江特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为全国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积累经验。

  

  报送:部长、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总农艺师、国家首席兽医师、总畜牧师。

  

  发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办),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抄送:部内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