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面源污染防治 > 简报信息

农业科教动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专报2015年第14期

日期: 2015-12-02 10:36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编者按:11月4日,农业部在江苏盐城召开全国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现场会。会议指出,推进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是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确保水产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需要,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渔业为目标,按照突出重点、科技先行、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典型示范、宣传引导的思路,扎实推进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节水、减药、减排。现将会议有关内容刊发。

扎实推进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全国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现场会在江苏盐城召开

  11月4日,农业部在江苏盐城召开全国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和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及《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分析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交流各地、各单位近年来推进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对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为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江苏省盐城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和建湖现代渔业产业园,江苏、四川、重庆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池塘和网箱养殖污染减排技术模式及管理经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机所作了养殖池塘生态工程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专题报告,内容丰富,引导性强,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会议指出,虽然水产养殖污染在整个农业面源污染中大约占4%,但在局部地区、局部海域问题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养殖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池塘老化、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配合饲料使用率低、投喂冻鲜幼杂鱼养殖现象普遍、用药不规范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养殖对象鱼虾蟹排放的粪便和残饵也会对养殖水体产生影响,未经处理的养殖用水直接排放,会对养殖周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在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做好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推进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是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确保水产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需要。水产养殖业是一个对水资源高度依赖的产业,加强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水生态服务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会议认为,近年来,农业部积极推进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技术示范,依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渔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有限资金,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组织实施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淡水池塘工程化改造与环境修复”和“渔业重大节能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对淡水池塘工程化改造、改善养殖池塘水质、提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效率、减少污水排放等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二是利用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渔业体系,打造了一批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模式,在体系内进行推广应用,并辐射带动到其他地区;三是组织实施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示范项目,先后在山东、福建、广东、山西、江苏、四川、湖北、重庆等省市开展养殖节能减排试点,针对不同养殖方式、对象,探索不同的节能减排技术途径,形成了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鳗鲡可控生态养殖、高位虾池循环水养殖、池塘网箱循环水养殖、池塘底排污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养殖、池塘气动循环水养殖、水库网箱养殖底排污、鱼菜共生、鱼蚌共生、菜(果)基鱼塘、贝藻兼养、花白鲢净水、高效使用配合饲料等养殖减排模式,节能、节水、减排效果显著;四是积极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形成了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稻鳅等比较成熟的模式,节约农药、化肥在50%以上。江苏省坚持产学研融合,投入2000多万元推进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建设,覆盖省内12个市、38个县(市、区)、57点、4763亩基,在建系统达5.53万平米,效果显著。现场会展现给大家的建湖县大规模池塘循环水网箱养殖模式,就是在太仓美国大豆协会试验模式的基础上,集成了自走式排污净化系统、气动式循环水系统、花白鲢滤水净化系统等多项技术的创新升级版,池塘面积大,效果显著,令人震撼,400多亩的连片池塘,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基本达到了零排放。

  会议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以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为指导,积极落实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渔业为目标,坚持突出重点、科技先行、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典型示范、宣传引导,扎实推进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努力实现节水、减药、减排,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继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示范县创建,“十三五”期间,创建和复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500个以上,创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5个以上。要将养殖污水达标排放作为考核示范场和示范县验收、考核的重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向养殖水质调控化、主养品种名优化、投入饵料精量化、养殖用药规范化、增氧投饵机械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零排放”的新要求,改造老旧养殖池塘,配备必要的水质净化和环保设施设备,促进池塘改造上档次、上水平,向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可配备在线水质监测设备和增氧、投喂等智能控制设备,不断提升池塘养殖条件,为调节水质、减少排放提供支撑。三是继续开展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坚持技术先行,积极争取各类科技项目立项,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尽快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与体系。结合渔业主推技术与主导品种筛选与推广工作的开展,按照生态优先、节能减排、环境友好、高效安全的要求,优先考虑将水产养殖面源污染减排技术纳入其中,并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底排污和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继续开展水产养殖节能(水)减排技术示范,不断深化示范内容,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完善老模式并形成规范,扩大应用范围。四是加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防控。针对部分海湾养殖污染日益严重、水库网箱养殖逐步受限的现状,要在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养殖布局,确定养殖容量,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养殖污染,保住大水面水产养殖空间。积极研发并推广高效配合饲料,减少鲜活幼杂鱼投喂,同时推进构建精准化养殖技术体系,提高科学投喂、精准化投喂水平,减少因饲料投喂不当而引起的养殖水体污染。五是开展以鱼净水行动。发挥渔业碳汇功能,大力发展贝藻养殖、多营养层次复合生态养殖和大水面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增养殖。大力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利用柴油补贴调整出的资金发展海洋牧场。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对富营养化严重的地方,以鱼控草,通过生态系统,治理水环境。积极发展立体生态养殖,推广鱼虾混养、贝藻间养。六是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适时开展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情况调查,推进建立渔业水域环境长期监测制度,全面掌握渔业水域环境状况。

  会议要求,各级渔业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抓住当前大力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利时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策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监督管理,做好舆论宣传,把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今后,菜篮子工程一般转移支付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渔业专项、现代农业建设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柴油补贴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及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等,都要向以减排养殖污水为重点的养殖设施装备改造方向大力倾斜。

  

  报送:部长、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总农艺师、国家首席兽医师、总畜牧师。

  

  发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办),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抄送:部内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