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安康8月13日电 陕西省安康市正在开展的以“领导联点、支部联建、党员联帮”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共建”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将机关与基层、城市与农村、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群众紧紧联在一起,构建出城市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互促共进、统筹发展的美好图景。
在活动内容设置上,突出科学性和实效性。今年初,市委组织部在深入调研总结、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三联共建”活动的意见》,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以市委文件下发执行。领导联点,示范带动,打造一批民心工程,要求参加活动的领导干部每人在农村、社区或“两新”组织确定一个党建联系点,带头完成建班子、抓产业、保稳定三项任务。支部联建,城乡互动,培植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要求每个机关党支部与1个农村、社区或“两新”组织党支部结成对子,以争创市级“五型”机关支部、“五个好”村(社区)党支部为目标,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部结对共建和党员联系帮扶等三个方案,开展好以向困难党员和群众“送温暖、送关爱”等为内容的“五送一建”、社区“共驻共建”和企业“党工共建”等三个活动,办好三件实事。党员联帮,扶贫送智,帮强一批发展能人,要求机关支部党员在单位联系点或自己所在社区联系帮扶一名困难党员或群众,切实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开展“双向培养”。
该市制定了过硬的联建工作落实措施,要求联点的领导干部带头抓好联建工作,市、县、科级领导每年到点分别不少于3次、4次和6次。给参加活动的领导、支部和党员下发统一印制的《活动手册》,要求详细记录活动开展情况,将其作为检查考核依据。市、县组织部门定期进村入户检查,在新闻媒体和活动专刊通报情况。加强评议考核工作,把“三联共建”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年底县区、部门党委向市委进行党建工作述职、对单位和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以及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
为实现城乡党组织联建组合达到最优,市、县区组织系统深入调查摸底,在农村、社区、“两新”组织三大领域中,把重点扶持和需要整顿的基层单位列为联建对象,按照有利于发挥单位职能和优势的原则,由各单位选择领导联点和支部联建的对象,组织部门平衡调整最终确定。同时,尽可能将联建工作与各单位包抓新农村建设、特困村扶贫、联村支教、帮建因灾受震村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打捆工作任务,集中工作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先试点后推开是开展工作的科学步骤,“三联共建”活动于今年6月在该市旬阳、白河、平利三县及联系这三个县的29个市直单位中试点,时间为4个月,10月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展开。试点中共有 448名党员领导干部、659个机关党支部、4779名机关党员参加联建活动,联建对象覆盖651个村和社区,6226名困难党员和群众。参加试点工作的市级领导带头作出表率,带动各县各单位迅速行动投入联建活动。平利县7月1日召开全县“三联共建”动员大会后,成立5个督查组巡回督查,县委下发了以“强班子、强队伍”等为主的“双强双争一带”活动,进一步深化“三联共建”工作。旬阳县认真落实市上试点工作会的要求,在活动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力戒以单纯的给钱给物代替联建工作,在形式上突出灵活性,力戒一哄而上、虎头蛇尾,在工作上突出实效性,力戒蜻蜓点水、沉不下去。白河县牢牢抓好调查摸底、制定方案、督促落实、评议考核四个环节,落实创新督查方式、公示联建方案等四项措施。29个市级单位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在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帮助联系点理思路、强基础、兴产业。市政府办公室倾力帮助旬阳县冬青村打造“一村一品”狮头柑产业,市广电局、计生局、统计局、乡企局、团市委等帮助所联村发展大棚蔬菜等产业;市政研室、农业局、商务局等帮助所联村发展畜牧产业;安康日报社为王院村送去了种养技术科教片和数字电影;市盐务局全体机关党员与村上党员共庆“七一”,现场为困难党员捐款3450元;市环保局、交警队等帮助所联村建设基础设施;中省驻安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所联村解决资金、信息等难题;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院的党员干部把联系村上的困难党员、群众和联系校内学生结合起来……同时,该市岚皋、汉滨、镇坪等县区也自主安排先行启动联建工作。
联建活动不是单向的帮扶,而是双向的共建。农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旗帜工程”、党员活动场所建设、承诺制、设岗定责等工作的成功经验,正在移植到机关党建创新工作中来。机关党员干部在联建工作中沉到基层、贴近群众,切身感受受基层的艰苦和群众的困难,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这同时也是以广大农村、社区、工厂车间为课堂,开展的一场生动的艰苦奋斗和机关作风教育。通过“三联共建”活动,全市正在形成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