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文化进农村 > 热点追踪

喀喇沁旗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显活力

日期: 2008-07-24 00:00 作者: 张启民 兰金学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喀喇沁旗按照“产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民增收入”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以建制村党总支为主体、以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以分类党小组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框架,推动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互动双赢。

  兼并联组,横向联合,建立联合党组织。采取支部联建的方式,把王爷府镇林峰、马场、汤土沟、松树梁、大西沟5个相邻村党支部整合为汤土沟、大西沟两个党总支,形成了强村带弱村的格局。依托产业,纵向整合,建立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党组织。近两年来,全旗调整建立村级党总支25个,根据各村产业特点,分别成立了中药材种植、蛋鸡养殖、食用菌、花卉、木材加工销售等各类产业协会及联合体党支部79个。锦山镇蛋鸡产业党群共富联合体党支部成立后,支部成员连续两年为成员户争取贴息贷款近200万元,为成员户提供统一购进雏鸡和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销售鸡蛋和下架鸡服务,并为鸡蛋注册了“锦山”牌商标,目前,联合体养殖蛋鸡达20多万只,年产鲜蛋750多万斤,鸡蛋畅销京津冀等地,为群众找到了一条致富捷径。跟踪管理,动静结合,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比较集中的地点与区域,由村党组织或乡镇党委牵头组建驻外党支部;在经济发展较快、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村和企业建立外来流入人员党组织。每年在牛家营子镇中药材起获、乃林镇烟叶烘烤、王爷府镇苇叶采摘季节,及时建立专业党小组。小牛群镇根据外出流动党员务工比较集中的实际,组织在唐山从事建筑行业的6名党员成立临时劳务输出党支部,每年为村里输出务工人员200人以上,为村里增加劳务收入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