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廉政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魅力。海口市充分利用廉政文化的导向、熏陶和渗透功效,整合利用多种有效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使廉政文化在机关、社区、农村、学校、家庭、企业处处可见、可闻、可感。
(一)廉政文化进社区。
社区是最基层的群众组织,我们通过在各社区设立党风廉政宣传栏、反腐倡廉长廊,传唱反腐倡廉歌曲以及开展反腐倡廉文艺演出等形式,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具有海口特色的廉政文化模式。美兰区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标兵林建智为原型创作了独幕琼剧《正气歌》,分别在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四个镇以及白沙、蓝天两个街道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观众近2万多人次。该剧受到中纪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写英模、赞英模,符合中央要求,顺应人民愿望,值得提倡。望注意听取群众意见,精心修改,成为精品。”美兰区蓝天街道办利用塔光社区的资源,创建了一条长240米、高2.7米的廉政文化长廊;龙华区在近3000米的民声路上创建了廉政一条街,竖立起140块创意新颖、造型别致的廉政公益灯箱广告牌,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琼山区在6条新建的街道路灯灯杆上制作了100多条廉政公益广告,并在府城最热闹的步行街入口上方,利用电子广告屏每天连续滚动播放廉政公益广告不少于30次;秀英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书画、廉政对联、廉政贺卡、廉政文艺演出等形式,将廉政文化融入渗透到社区的各个角落,使廉政教育更具渗透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廉政文化进农村。
在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农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鉴别和抵御能力,又能进一步筑牢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我们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建生态文明村结合起来,以营造廉洁氛围为切入点,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琼山区创建了本立村和加乐湖两个“廉政文化主题示范村”,在村中建立“唯廉生威”等大型廉政标语石刻,在占地200平方米的廉政文艺舞台旁树立大型廉政文化宣传展牌,并在村中显要位置刷写廉政格言、廉政漫画、党纪条规等50多处,村民自发组成了30多人的廉政文化宣传队自编自演廉政文艺节目,寓教于乐,每天都吸引很多群众观看。大致坡镇结合文化镇的建设,修建文化广场等设施,积极开展廉政琼剧演出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灵山镇在巩固桥东村委会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基础上,完善了各村委会的廉政文化宣传阵地。我们还对全市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正确理解把握行为规范和预防职务违纪犯罪纪律条规、法律法规。廉政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村创建有机结合,有效地强化了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三)廉政文化进学校。
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将廉洁奉公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从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的尝试和探索。一是把廉洁教育融入到师德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二是把廉洁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针对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的认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廉洁“植根”学生的“心田”。如各学校利用课间新闻播出校园里发生的事,表扬好的行为,指出不良现象;在教室和校园里张挂廉政格言标语、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利用校报刊发有关敬廉崇洁的稿件,举行“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会,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
(四)廉政文化进家庭。
家庭是以感情、亲情、血缘为纽带连贯而成的社会细胞,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廉政教育进家庭是树立良好家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项好措施,通过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融入亲情元素,共筑家庭廉政防线。我们在重大的节假日期间,通过发送廉政短信的方式,在给领导干部家庭送去节日祝福的同时,也温馨提醒要廉洁过节。美兰区编印《家廉清风拂美兰》作为特殊礼物在春节期间赠送给全区干部。该区还举办了廉政文化进家庭演讲报告会,来自区机关、区法院、区检察院和镇、街道的12名演讲者的精彩演讲,给到会的500多名干部献上了一次丰盛的廉政文化大餐。秀英区制发《致领导干部家属的一封信》,开展家庭劝廉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幸福,使家庭成为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