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辉南县依托村部建文化大院多彩活动转变民风
吉林省辉南县依托村部阵地,建好文化大院,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转变了村风屯风。
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在保证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低于年度财政总支出2%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县、镇、村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县委明确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纳入各乡镇年终考核目标体系,占百分制考核的5%。各乡镇也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镇、村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同农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县委分类施策,对集体经济较强的一类村,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多给予政策支持;对经济条件一般的二类村,适当给些优惠政策,关键靠自身解决;对经济条件较差的三类村,适当加大投入。全县的“文化大院”因地制宜,有的是旧房改建,有的是规划新建。
创建之初,县委重点扶持经济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石道河大场园村、金川镇金川村、团林镇团林村、辉发城镇大屯村等文化大院建设典型,树立标杆和榜样。在典型的带动下,县广丰种业投资10多万元,建设了集文体、休闲、健身设施于一体的抚民镇四平街村文化广场。
在建设改造资金上,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包保部门帮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县委选定67个县直部门和5个骨干企业,分别与贫困村结成包保对子,目前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同时,用“以补代奖”的方式,对活动坚持经常、效果比较明显的优秀文化大院,给予奖励,促进了全县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在,全县扩建、改造村级文化大院、活动中心60多处,完成了辉南镇、庆阳镇、朝阳镇5个文化广场及30个比较有规模的文化大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