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五好”乡镇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记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坝县天龙镇党委
平坝县天龙镇是全国文化体育先进镇,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省公路沿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省级科技创选达标镇和"两基"教育达标镇,2003年获市级文明示范村镇,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全镇22个党支部(其中一个党总支,下属4个党支部),党员562名,其中女党员89名、少数民族党员22名、35岁以下10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66名。
近几年天龙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创建"五好"乡镇目标,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思路,积极抓好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镇党委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促进了天龙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确保党建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天龙镇党委围绕抓基层组织这根主线,以组织工作统揽一切,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和龙头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了党委会议制度,班子成员挂村帮扶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委学习制度,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等。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党委成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鉴别力;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纪律制度的执行,党委成员率先垂范,规范执行,树立了坚强的领导集体;三是强化管理意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党委成员人人树立抓党建的意识。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奖惩,建立了党委成员抓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党建工作。班子成员挂村帮扶党建工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领导,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具体抓,党委成员齐心协力抓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领导班子团结统一,步调一致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仅凭一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一个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一个坚强的集体特别是领导班子,除要求个人有较强的理论素质、精通业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外,更需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的整体功能,优化组合、统一思想、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天龙镇党委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具体做到五点:
(一)班子成员结构协调,优化组合。天龙镇党委、人大、政府班子现有成员11人,其中男10人、女1人,大学文化3人、大专文化8人,35岁以下5人、36--45岁5人、46--50岁1人,知识结构函盖党政管理、法律、教育、林业、农业、文秘等相关知识。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和科学决策能力。为加强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建立了党委中心学习制度,成立了党委中心学习领导小组,行文下发了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和理论学习计划。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要求每个班子成员至少每月参加一次集中学习并做到有内容资料、有记录、有档案、有心得、有效果。通过抓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党政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水平。
(三)发扬民主,切实加强思想作风纪律建设。一是为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开展了"抓学习、找问题、找差距"的自查自纠活动,结合实际、深刻反思、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认真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制定了《天龙镇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行文下发,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勤政廉政;三是认真开展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会前交心、谈心,会上自我剖析,揭短,亮丑,针对自身存在的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和党员、党组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作出检查或说明,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扎实整改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并按有关规定如实上报县委组织部、县纪委,通过例会等形式向干部职工通报。通过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增进团结,加强统一。
(四)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我们在工作开展中坚持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一是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有分有合,合而不分。党委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党委书记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负总责,又鼓励支持班子成员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同时,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团结协作、遇事不推委,不扯皮。防止人人都负责人人都不负责现象的发生。二是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全局性的问题、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实行公示制,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奉献,最终达到民主集中,团结统一。
三、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由于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严重影响党员的发展。为此镇党委制定了《天龙镇二00七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天龙镇二00七年党员发展计划》,把党员发展和对村级后备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了人才库档案,对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外出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立档管理;二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站点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三是在村级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致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坚持标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基层组织。在党员发展上,加大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力度。一是按照发展党员的标准和要求,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和公示制,从思想上、文化上、年龄结构上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二是对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组采取对策和措施,给予指导和帮助。三是积极推行团组织推优。对村里28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先吸收到团组织培养,再由团组织推优入党。
(四)继续开展党员"双带"活动,积极开展"三培养"活动,即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开展"双带"活动与"三培养"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良好的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镇党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机制。
(一)坚持政务、村务公开,面向农民收费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政务、村务公开是一项受社会关注的工作,实行民主管理是法制健全的象征。党委政府成立了政务、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镇长主抓这项工作,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公示的方法方式,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消除村民疑虑,给了群众明白,还了干部清白。
(二)强抓村干部报酬落实,解除干部之忧,管好督促用好村级办公经费。为使村干部安心工作,村干部报酬是逐月逐额发放,对村级办公经费的管理实行镇管村用报销制,有效的实行监督和管理,需用则用,不能用的不用,能少用的不多用,有效避免了奢侈浪费。
(三)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变"官本位"为"人本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选干部实行公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工作路线,加大对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二是在村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本着"多换思想少换人,先换思想后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的原则,逐步进行调整充实,使村级组织在稳步中发展,做到"四化"即:选 拔标准具体化,实行两推一选;职位配置量化,控制在3--6人之间,减少村干部开支;村干部任免规范化,严格程序减少人 为因素;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群众公认化,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在村干部的任免上,重点解决好人的问题,从"有人管事"上升为"有能人管事";从"愿干,能干"上升为"为群众而干"。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奖惩分明。一是镇干部实行签到制,做到工作实,去向明,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不按规定正常上班,无故缺旷,迟到者给予惩罚。二是各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奖励,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将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惩罚。三是村干部报酬设立风险基金,没有完成任务的扣除一部分以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有效避免了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
五、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群众公认
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天龙镇党委大兴务实之风,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想问题作决策,贴近群众,贴切实际,不搞"坐机关下命令"、"放高炮"、"唱高调";办事情,抓落实,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不搞"雷声大雨点小"或"干打雷不下雨"。
(二)实行领导干部挂牌接待日制度,强化热情服务,认真接待来信来访。对接待人员要求做到"三声"服务,即"来有问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信访事项的处理要求做到"三有",即"有反映情况记录登记,有调查了解,有处理意见"力争做到"三个一线"即"情况了解在一线,问题调查在一线,处理问题在一线",有效避免越级上访事项的发生。
(三)增收节支,严格财经纪律。一是量入微出,勤俭执政。办公条件、办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二是减少会议支出,提高会议质量,做到"五不开"即"没有明确议题的会议不开,议而不决的会议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不开,不开无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不开没有充分准备的会议";三是接待从俭,提倡食堂就餐,能不吃的不吃,能不喝的不喝,大杀吃喝之风;四是加强对用车的管理,实行用车报告制度和行程登记制度,严禁公车私用。
六、经济同步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天龙镇党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根主线,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对镇情,村情的再认识,理清了我镇的发展思路是:环境立镇、农牧稳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商贸活镇。将全镇分为四大片区即旅游区:天龙村、天台村、山背后村;辣椒种植区:天台村、二官村、双硐村;瓜果种植区:芦车坝村、新华村、雷家硐村;脱毒洋芋粮食种植区:高院村、竹林村。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同步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一)镇容村貌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镇党委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并制定了精神文明创建计划,创建措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如"天龙屯堡妇女之家"、"天龙龙狮队"、"天龙业余合唱团"等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评选清洁巷、卫生街、"十星级文明户"、"婚育新风进万家"、"美德进农家"等活动,倡导了社会新风,在全镇形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子孝孙贤的良好风气。通过普法宣传,加大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全镇无"黄、赌、毒"现象发生,被评为无毒社区。如今的天龙环境绿化好,街道清洁卫生,镇容村貌明显改善,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镇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过去天台的酸辣椒加工,雷家硐的西瓜种植,芦车坝的错季蔬菜扩大到蔬菜、西瓜、辣椒、花椒种植,酸辣椒加工,种草养畜,旅游产品,商贸饮食服务业,屯堡产品加工出售兼营并收的局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仅2006年天台、雷家硐、二官村种植加工销售酸辣椒1000多万斤,收入1000多万元,天台村80%以上的农户经营酸辣椒,占家庭经济总收入和80%以上;芦车坝、新华、雷家硐的瓜果蔬菜种植达6000多亩,收入1000多万元,天龙、山背后村兼营旅游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收入1000多万元;高院村、竹林村种植的脱毒洋芋,退耕还林1000亩,新华、打么等的花椒、果树、糍粑叶也得到很好的发展,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三)旅游产业效益明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一业兴、百业旺,以旅游业为龙头,拉动了天龙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在景区,各种交通运输车辆上百台,商业铺面上百家,饮食饭店、农产品、旅游工艺品商店上百个,从事旅游业的农户700多人,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旅游业的发展给天龙人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提高了天龙的知名度,增强了人们保护屯堡文化的意识。
(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然社会环境较好。全镇64个自然村寨,97个村民组11个行政村,村村通闭路电视,寨寨通公路,86个用上自来水,11个村通程控电话,11个村的干部通移动电话,电视电话覆盖全镇。镇村办公用房、职工住房明显改善,生活条件、办公条件良好。总之天龙镇党委坚持围绕"五个好"创建活动,严于律己,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紧紧围绕基层组织这根主线,推动了天龙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