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万柏林区"六廉制度"进村入户
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和推行"六廉制度"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高度重视,及早安排落实,使"六廉制度"(廉政教育制度、廉政监督制度、廉政档案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干部评价制度、廉政奖惩制度)进村入户,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
以组织建设为纽带组合"拳路"
党风廉政建设与组织建设,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考虑到这种情况,万柏林区纪委书记兼任"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总召集人之外,还担任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组"副组长。整体工作因而衔接有序,效率大大提高。
为做到"有章法、有压力、有办法",区里与各乡(街道)签订责任书,把"一岗双责"进一步具体化,各乡(街道)则与各村主要干部签责任书,把工作任务明确化。另外,实行联系点制度,让19个基层党风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包点联系15个乡(街道)的19个村,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惩戒教育有的放矢。对有群众反映、情况属实,但不构成违纪的"两委"(村委会、村党支部)主要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发黄牌警示卡,记录在案。一旦查证属实且构成违纪,发红牌警示卡,进行处分见面谈话,并记入廉政档案。目前为止,已进行6人(次)诫勉谈话。同时,区、乡、村三级联网,由区纪委建立所有村主要干部的廉政档案,动态纪录,实现效能管理。
以民主管理为重点"阳光"推进
让农民知情、参与、决策、监督,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功推进的坚实保障。万柏林区为63个村和6个涉农社区配发了《阳光村务工作手册》,并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
该区积极试行村财乡监制度,形成既有村民理财小组监督,又有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双监"制度,把基层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化。同时,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加强村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村务公开领导组印发了目标责任分工、示范单位测评标准等具体措施,还为各村配备了统一的意见箱,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道路。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区涌现出一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典型。这些典型经验得到省、市农廉办的高度评价。7月份,万柏林区专门召开"全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推广了白家庄街道九院村等的成功经验。
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潜移默化
用群众容易接受的各种文化活动,深入宣传"六廉制度"是万柏林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另一个特色。这使得"六廉制度"在农村入耳、入脑、入心,农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近日来,凡是具备"有线电视网"的村,全部推出了"廉洁在线"节目。统一制作的片头,精挑细选的内容,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知识。廉政文化长廊、展板、墙报、文艺节目等也遍地开花,随处可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民增强了对不良现象的警惕,对村"两委"班子的监督意识进一步提高。
为了促使农村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万柏林区纪委编发了《机关党员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政建设教育读本》,并对15个乡 (街道)相关负责人、63个村和6个涉农社区的"两委"主要干部近300人,进行了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全区公布。此外,区纪委、政法委联合,组织所有乡(街道)党政一把手和村级主要干部160人,进行了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培训。随后,各乡(街道)组织"两委"班子成员,"两委"班子成员组织党员和村民,利用党课等多种形式,营造出积极学习的氛围。
万柏林区以"六廉制度"为总抓手,不断探索、总结、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实施阳光公开的落实措施,营造和谐的宣传氛围,该区"六廉制度"进村入户,效果逐步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