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文化进农村 > 经验传承

辛兴村的孺子牛——记河北省蠡县辛兴村党委副书记、村主任崔明章

日期: 2008-01-21 09:21 作者: 蔡立元 邓红霞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是党和群众的信任,才把权力赋予了我,我要以百倍的努力和热情去回报党和人民。”作为辛兴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崔明章,时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激励自己。

  蠡县辛兴村是一个7700多人的大村,也是一个富村,各类企业摊点120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集团3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家,企业总产值年均达21.13亿元,社会总产值21.28亿元,是保定市第三个党委建制的村。

  2000年,崔明章当选为村主任,2002年当选村党委副书记。作为一名主持全面工作的村党委副书记、村主任,崔明章感到责任重大,上任伊始,他就给自己制定了较高的工作标准,决心立足本职。

  “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崔明章认定这是一条真理。上任伊始,崔明章走访了170多家农户,倾听群众呼声,对全村农业税和浇地电费全部免除,改为由村集体负担;安装机井固定泵160多台,农民只要插卡就能浇地。

  五年来,他带领“两委”班子成员,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公开、公正、透明,凡关系全村人民利益的事,都要得到全村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群众有什么要求和困难,他们都在短时间内逐条解决和落实。为了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04年6月,村里建立了意见网站,先后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治安等大事20多项,征得群众意见和建议1130多条。每年年底,村“两委”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汇报一年来的工作,并印成书面材料每人一份,让村民代表大伙评议,并共同研究、决策下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近五年来,村里积极引导和扶植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实施大集团战略,培植龙头项目,为企业改扩建征地600余亩,引外埠企业5个,上亿元项目2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同时盘活了亏损企业8个。累计用于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民减负资金达1500多万元,种植林木2100亩,带动360个农户调整了种植结构,保证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19元;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7500元;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

  2002年,为了提升本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水平,崔明章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对贫困学生实行结对帮扶;对模范教师和考上大学的学生,根据情况给予2000元至20000元奖励;对特困、孤、寡、残、老党员、农村老干部,年终补助500元至4500元。各家各户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2003年10月初,为保障全民健身,投资40多万元,购置体育健身器材,分装在全村五个场地,还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秧歌队、宣传部等,并建立了固定活动场所。

  2002年,崔明章被保定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03年崔明章被共青团中央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5年,他又被评选为“第五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辛兴村也连续三年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文明村。2006年3月,崔明章又以85%的得票率第三次连任辛兴村村委会主任。

  崔明章把每一天都看成新的起点,面对纷繁的工作,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以百倍的努力和艰辛把农民的每一件事办好,让党放心,让辛兴村父老乡亲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