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妻儿的好支书许茂盛
一条崭新的公路曲折地伸向大山深处的浙江省临安市宫里村。3月7日,这条在村支书许茂盛带领下刚修砌的路上,全村人排着长长的队,挤在他的灵柩前哭喊着他的名字送他最后一程。那个一心为民的好书记去了,带着对宫里村的眷恋,对乡亲们的热爱,对家人的歉疚永远地离开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宫里村坐落在山坳中,由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35户人家。村民大多在开发区企业打工,村集体年收入仅为1.7万元。这样一个穷村的担子,于2002年落到了许茂盛的肩上。2005年,他再次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在上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硬是依靠少得可怜的资金使村里的村容村貌、民生保障有了很大改观。
村里的泥路要修筑,废料堆要整治,绿化要搞好,村民的用水问题要解决……要办好这些事情,对于家底贫困的宫里村来说,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许茂盛想办事,会办事、也能办事。资金短缺,他就发挥曾经是会计的本色,处处精打细算。为了修路,他多方筹措资金,终于把村道整治列入“康庄工程”,一改以往村民出行泥泞满身的窘境;为了改变村口环境,他发动大家捐树,动员村委成员养护苗木,如今,村口的废料堆变成了篮球场和健身地;为了解决村民用水,许茂盛更是亲力亲为。2005年3月开始,随着用水量增大,原来的自来水供应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许茂盛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附近所有山头找到一处水源,通过和附近南峰村的合作建造了两个水池,引水进村,保证了村民用水。
除了对村里的事认真负责,许茂盛对村民也是满怀关心。在村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茂盛人好!”许茂盛1500元的工资大多数花在了村里的事情上,却把家里的重担全都交给了一个月只有700元收入的妻子。村民们就业有困难,他主动到开发区跑企业争取就业岗位,却从没考虑每天要4点起床去上班的妻子;村里的人去信用社办事,他全程陪同;村里的老人要外出,他帮着买好票,一直送上车……宫里村在许茂盛手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他的家呢?他的家就“躲”在两幢村民的小洋楼中间。小小的院落,斑驳的木窗棂,低矮破败的泥外墙,这座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泥木结构的房子,比许茂盛的年纪还大。他的家中,仅有寥寥几样家具,让本已窄小的屋子显得空荡;天花板是用红蓝塑料布糊的,满是雨水渗漏的痕迹。由于老屋年久失修,每次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妻子张文仙提出儿子大了总要修个像样的房子给儿子结婚用,许茂盛总是一句话:“再等两年吧。”
开发区的企业“中天幕墙”知道他的困难情况,主动提出将一部分工程抽出来让许茂盛个人承包,这样可以给他带来一二十万元的收入。面对这样的好事,许茂盛拒绝了,他只有一句话:“作为村干部,这个事情弄不来的!”
在医院的病榻上,许茂盛对村委们郑重地提出了自己的“三不”原则。自己的病不能动村里的一分钱,不能要周边企业的捐款,不能向街道提要求。家里欠下的每一笔账,村民们给他的捐款他都一一记录,要儿子替自己还清。在部队当兵的儿子回来时,许茂盛歉疚地说:“爸爸什么都没有给你留下。爸爸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妈妈呀。”父子俩抱头痛哭,这一幕让多少人潸然泪下。
许茂盛的身体一直很差,1993年就查出患有肝硬化。村干部王新红回忆说,许书记住院前一个月肝部经常疼痛,实在受不了了就去镇上的小诊所挂个盐水,回来继续工作。今年1月31日身体实在扛不下去的他去临安市人民医院做了检查,情况不好,第二天在杭州确诊为肝癌晚期。当天下午他没有回家,而是先赶回街道请假,再回到村里召开两委会议,详细交代了今年村里的工作,谁都没有想到这是他开的最后的一个村两委会议。2月2日,许茂盛住进了浙江省中医院,此时家中仅有1200元钱,住院的2万元钱都是向朋友借的。
许茂盛住院的消息一传开,村民们都急坏了。从那天起全村135户每一户都有人赶去杭州看他。平均每天一两百人的探望,使得许茂盛的病房外都排起了长龙。村里83岁的项杏仙老太太早上6点多就起来硬是让儿子、儿媳妇带她去杭州,为的就是能看茂盛一眼。老人说当她看到茂盛被病痛折磨得这么瘦,眼泪就一下子止不住了:“他对我们的好,我们记在心里。他的病这么重,以后有可能看不到他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他。”
3月3日晚,许茂盛要从医院回来,村民们得知后都自发地聚集在他家的门口,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悲伤,一些人更是痛哭流涕。就在那天当晚,许茂盛走完了自己短暂的42个春秋,离开了声声呼唤他的宫里村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