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培训学员体会——益农圆梦
刘菊生/湖南省衡南县廖田镇青冲村/农艺师
生在农村,处在基层,从农数十载,心揣一个梦,那就是“农业产业网络化构建”。
祖辈的农业是传统农业,自然性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物易物的等价交换农业。或者说是局限交易农业,低收、低效、低能。随着中国梦的构建,农业也随之转型,企业型,合作社型,家庭农物型及种养大户型应时而生,农业模式相应区域化,品牌化,多样化。这就需要一个快速、科技、高效的农业信息化网来服务当前新型农业。
2014年伊始,本人酌情以政府扶持搭建一个当地农业网站,解决农民买、卖难等农业生产中老大难的问题,从而打造地域农业品牌。但因多种缘故未能实现。而今农业部构建的农业信息化益农社正符当前中国农村变革的场景,也解决了许多从事农业工作的有为人的心愿。益农社的构建是全国性的,空间更大,资源更多,知识更博业务更广。我有幸成为益农社的一员,一定要抓住这个发展壮大自我的机会,服务号乡亲邻里,谋求发财之道。
参加此次培训,感慨颇多,最深的一条是:“网络创就无限空间,创造无限财富”。成功的阿里巴巴让我仰慕,成长的世纪之村让我倾情,我村只是益农信息社的一个小点,但拓展建设是我毕生夙愿。既然益农信息社圆了我为农业做点什么的梦,我就要使尽浑身解数之力来为益农信息社发点力。为了益农社的今天与明天,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既然是商业性的公益服务,以商为主。固在建造位置与对象时就无需遍布每个行政村。可两三个村共享一个服务点,也可以以各村加盟两三个村级店
2、公益拨需,商是自主,以“三·七”模式营业村级服务点。三成公益由政府财政出资稳定发展,启程商业由村级信息员经营业务发展。
3、加入对象要有门槛,文化程度,现从业状态,人脉关系和服务意识,设计定格起点要高些。
以上是本人粗浅的看法,不见得正确,望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