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业务知识培训 > 学习交流

第六期培训班学员体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重点工作

日期: 2014-10-14 09:16 作者: 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肖春蓝/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委员会/科长

  通过三天的学习陪训,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重点工作。

  一、主要问题

  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粗放。在批发市场的建设速度和发展程度方面,中、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在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方面,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停留在提供交易场地等最简陋的条件中,水、电路等公共设施保障能力不足,消防设施不到位。在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方面,多数农产品批发交易方式落后,市场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缺乏为商户提供便捷的交易结算、信息查询、冷藏保鲜等配套服务。管理制服不够规范和健全。

  二是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效率低。市场流通主体多为农民经纪人,合作社及个体经营户,缺乏专业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经营规模小,议价能力弱,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差。

  三是管理体制不够。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由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取能重复交叉,政出多门。流通管理与农产品生产实际服务,导致流通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障,对生产和消费引导作用失效,支持政策难以在基层落实。

  四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特别是对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其性质、地位在法律上一直不明确,对于行业发展和政府行为都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约束。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对已经挂牌的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加强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选择一批农业部定点市场升级改造为区域型农产品,推进农村市场示范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加快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提升农户的营销能力,扶持流通企业成长。

  四是创新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完善产地市场管理机制,规范市场运营管理。

  五是开展市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推进农产品市场主体工作,推动农产品流通的落实。

  六是加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力度,推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