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业务知识培训 > 学习交流

第四期培训班学员体会——推进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日期: 2014-07-14 13:17 作者: 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黄朝  洪贵州省道真县农牧局  副股长

  参加全国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业务知识培训班(第四期),对于涉足这个领域不深的我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通过课堂培训和配套教材的学习,让我对这项工作的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我有信心相信这些知识对今后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课堂上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领导的讲解,和老师们与学生们的互动学习,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加了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这给我今后学习指明方向,减少了走弯路的情况。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拓展了视野,增强了业务基础,提升了个人素养,增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下面就我的体会向领导和同学们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推进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四化同步”的顶层设计已制定,这说明我们党已经从战略角度认识到了农业信息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选择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发展农业信息化,整合传统农业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提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智能化水平,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解决“三农”的重点。同时,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能够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劳动技能和营销能力,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农民的收入增加,因此,推进农业信息化是解决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薄弱,增加农民获取信息,满足农民对信息的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农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限制大,致使基础设施薄弱,研究开发力度欠缺。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需要加强,涉农信息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都相对独立,信息内容不是十分的统一,共享方面也存在问题。对农民的运用带来不便。三是受体制的限制,机构还不很健全。在发达地区或主要农产品的主产区的发展明显比一般地区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业县,就县级都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专职人员做这项工作。四是人才缺乏。同样受到体制机制的限制,懂业务的人才不多,像我们县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年龄都偏大,对新的知识知之甚少,有一部分人也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但他占着岗位,编制内进不了人才。

  三、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浅见。一是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除了对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外,个人觉得政府要对地方行政长官进行培训,让他们加大认识,只有他们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支持这项工作的发展。二是加大投入,越是发达的地方,越有能力投入,越穷的地方就越没能力投入,就越落后。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是建立从上到下有专职人负责这项工作的机制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