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培训班交流材料——“12316”为农民建起了发家致富的高速路
――东港市“12316金农热线”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国家农业部、辽宁省农委关于“加快推进‘12316金农热线’建设进程,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总体部署,东港市于2013年初启动了试点建设工作。经过近十个月的探索和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
一、统筹部署,全力完成“12316”信息平台建设任务
一是加强领导。东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政府市长作出重要批示,分管市长亲自深入乡镇对农业信息工作进行调研,确定了先期在三个乡镇、二个合作社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为了改善办公条件,市政府还拨付20万元对市农业信息中心硬件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作为信息平台建设单位,东港市农经局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议,抽调系统精干人员,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小组,局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由一名局副职领导牵头,制定工作规划、沟通协调乡镇、分步组织实施、确保试点效果。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全力支持配合,按要求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保证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是强化宣传。为了使农民广泛了解“12316”的功能,东港市采取制作专题片在丹东电视台《第一传媒》、东港电视台、东港有线电视台连续播出两周时间,在东港电视台和东港有线电视台以滚动字幕形式、在报社以答记者问形式、在广播电台以电话连线形式集中宣传1个月时间,在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制做110多处户外墙体广告,以及在集市发放宣传单、在电视台挂角标、在自编科普教材《沃土》扉页挂角标、专家下乡授课时发名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现了“12316金农热线”家喻户晓。
三是强力推进。各乡镇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调剂办公室,满足了综合信息服务站独立设置办公场所的硬性条件,并筹措资金对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予以保障。在全市上下的通力合作下,2013年初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服务中心都加挂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牌匾,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将农业信息服务植入基层农技服务之中,实现农技推广和农业信息两个体系在乡镇有效融合。5月,北井子镇、长山镇、新城街道办事处及圣野浆果合作社“12316金农热线”开通。9月,全市其余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2316”平台搭建完毕,介入试运行。至此,东港市话务座席达到了22个,其中市信息中心4个、乡镇16个(北井子镇2个)、圣野合作社1个、长山镇陶家村1个。
四是规范操作。信息平台开通后,省、市、县信息中心对两级话务员开展了系统培训,严格要求话务员按《基层信息服务规范》进行实践、操作。
1、建立体系。全市共设镇级信息员111名,村级信息员162名,合作社信息员360名,初步实现了市、镇、村完整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信息员在市、镇信息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采集物品价格、上报生产信息、发布上报信息、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入户宣传“12316”职能等工作。
2、话务咨询。根据实际情况对话务员进行考核,内容涉及在线时间、接听质量、服务效果、问题解决和话务量等方面。东港市农业信息中心话务员实行周六、周日不休息制度,乡镇均保证在正常工作日内至少有一位话务员值班。话务员负责接听电话、整理服务案例,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不能解答的问题转由专家解决。
3、短信服务。各乡镇话务中心均建立了所辖区域农户电话数据库,话务员利用12316平台短信息服务系统,每周至少一次向农户发送农事提醒、政策宣讲、价格行情和天气状况等方面信息。
4、信息采集。组织信息员采集生产信息(包括品种、面积、长势等)、产地价格、政策落实及上级交办的采集内容等,并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上报。
5、农民培训。市农业信息中心向所有乡镇、村、组的农民征求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电子商务和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培训意见,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专家统一安排培训活动。乡镇信息站则根据农民需求即时安排培训活动。
6、现场指导。市农业信息中心和镇综合信息服务站针对 “12316”解答不了或区域性共性的问题,以及信息员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现场解决,并对专家解答和服务情况进行跟踪考核,作为评选“最受农民欢迎的专家”的主要依据。
7、信息发布。各级信息员根据“12316”平台要求,为农民提供产生和制作信息,利用网站、短信、手机(微博、微信、微刊)、板报、宣传单和媒体等形式发布信息。
8、示范建设。在全市各行政村设立科技示范户和信息服务示范户,根据镇信息站的安排部署采集信息,并承担试验、展示农业和信息新技术任务,辐射带动农民提高科技致富能力。
二、深化认识,不断激发服务群众的热情和动力
在基层设立的“12316”座席,通过“12316金农热线”实现投诉举报、技术咨询、舆情监测、专家服务、政策解答等信息服务,以信息为纽带的“乡村社户四级联动”基层服务格局正在形成,依托各级“12316”平台农业信息资源、结合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服务的模式正在兴起。“12316金农热线”的开通,使农业信息服务手段更加丰富,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式更加灵活,可以说实现了信息服务机构、农技服务人员和农民的多方共赢。
市信息中心在部署工作时,由以往只能电话通知的传统方式转化为在线交流、群发短信和电话传达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使教育农民、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农业专家的服务模式得到颠覆性改变,过去下乡培训、指导次数有限,只能接触到少数农民,导致专家工作缺少激情、知识更新缓慢、服务没有动力,而热线电话的开通则促使专家无论节假日还是星期天,随时随地都要接受农民的咨询,其结果是既激发了专家的热情、丰富了专家的知识、提高了专家的素质,又拉近了专家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专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价值感,焕发了农业专家服务“三农”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乡镇农服中心人员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相互融合试点建设工作的参与者、实践者,则有了更深的体会。由于乡镇服务人员少、地域面积广,造成下乡指导时顾此失彼,难以面面俱到,工作不到位、服务效能低。另一方面是多数农民家距乡镇都比较远,遇有急难情况只得往乡镇农服中心跑,往往还找不到人,一个往返就是一、二个小时,既浪费了时间,问题又没有得到解决,长此以往,村干部和农民对农服中心人员意见很大,农服中心的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和配合。“12316金农热线”让乡镇农服中心人员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他们不用再整天蹲在田间地头,农民有了问题在电话中就能指导,统一的信息服务号码,专业的技术解答,缓解了技术服务人员少,服务对象多的矛盾,扩大了信息覆盖面,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他们可以集中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热线平台建成以后,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用再为到哪找专家、找哪位专家解决问题而苦闷发愁,也不用为不知专家电话号码而着急上火,足不出户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致富项目,坐在家里就可以依靠“12316”使各种问题得到轻松解决。如北井子镇石桥村一养殖户早晨起来后,发现猪不吃食、发高烧,在猪圈内打转,不知该怎样治疗。他便打通了热线电话咨询,话务员立即联系镇畜牧站专家,专家诊断为猪脑炎,并及时给出方法治疗。三天后,养殖户打来电话反馈猪已经痊愈,并再三表示感谢。
三、科学谋划,精心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提升信息服务标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牌子,增加了一定的职责和任务,但人员和经费没有增加,应该加大投入,解决硬件更新、专家咨询补助、业务开展、线路使用费用等,改善办公条件。制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工作标准体系,建立信息采集和发布规范,以及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交换等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灵活学习手段,以派到院校进修、聘请专家辅导、集中办班授课等形式扎实做好乡镇、村级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进一步熟悉“12316”业务,热爱“12316”事业,不断提高其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信息的能力,最终由乡镇土专家转化为资深农业专家。
二是拓展信息服务内容。通过“12316”平台,利用网站、电视、电台、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渠道发布信息,嫁接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促进农产品供销和农业生产精准化。将咨询服务内容逐渐拓展至农村经营管理、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等方面。植入海洋与渔业、动物卫生监督、水利、林业等工作职能,实现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全面覆盖。在服务站内尝试建立触摸屏式农业信息平台,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将农业专家基本情况、生产实用技术和供求信息等内容及时传达给农民,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科技含量。
三是扩大“12316”覆盖面。东港市目前有合作社36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2家,市级示范社4家。通过在圣野合作社植入“12316金农热线”,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对推动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发家致富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全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优先选择条件具备、农民参与意识强、组织化程度高的合作社、农事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等建设信息平台,开通“12316金农热线”(按总数的30%、30%和40%分步实施),使农民全部享受到快捷、便利和优质的农业信息服务。
四是建设村组信息平台。积极争取资金,力争五年内在全市所有村民组中建立信息平台,配备电脑、打印机、商务管家等设备,设兼职信息员,使市委、市政府可以在短时间召集全市农民开大会、向农民发布和预告重大农业灾情、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向农民提供时事政治、为农民宣传最新种养技术、为农民发布和查询市场供求和致富信息、对农民开展培训、让农民更新生产、生活理念,从而架起一座政府与农民直接沟通的桥梁,建设一所培训农民的学校,修筑一条农民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
今后,东港市农村经济局将按照汪洋副总理的指示精神,以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为切入点,以“12316金农热线”为依托,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全力让东港的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人更富,同广大农民朋友心连心、肩并肩、手拉手,共同拥抱东港农村美好的明天!
东港市农村经济局
李柱
2013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