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强筋小麦育种再获突破
“‘新麦26’经受了去冬今春恶劣天气的考验,长势良好,证明了其不受气候、区域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品质!”5月20日,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著名小麦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称赞“新麦26”,认为该品种是国内强筋小麦品种选育的一次重大突破,是罕见的超强筋品种。
当天,国内知名小麦专家、种业界、粮食部门和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500余人,在辉县市小麦实验基地参加了由新乡市农科院组织的“新麦”系列小麦新品种观摩会。专家表示,“新麦26”各项指标全优的“全能”品性填补了国内空白。
“新麦26”由河南省首席小麦专家、国家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新乡小麦综合试验站站长赵宗武培育研发,是以新9408E1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杂交选育,利用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标记,优良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互补和聚合,累加了5+10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2010年底通过国家审定,系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河南省重大专项研究成果。
“新麦26”破解了小麦高产与优质不能兼顾的难题,连年产量和常规参照品种“周麦18”持平或显著增产。同时,2010年《中国小麦质量监测报告》权威显示,“新麦26”质量超群,其硬度指数、容重、蛋白质、湿面筋、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性、抗延阻力、面包体积等10个指数,全部超过国家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一级标准,有的已达国际强筋小麦标准,“新麦26”这种“全能”的品性在国内还无先例。
“制约国内强筋小麦发展的重点在种子,‘新麦26’或许能破解这道难题。”郭天财告诉记者,中国农科院品质检测中心举行的2010年小麦质量现场鉴评(面包)中,“新麦26”表现抢眼,以84.4的高分超美麦DNS 6.4分!“新麦26”稳定性、品质俱佳,种子特征明显易分类收储,半冬性的特点适合大范围规模种植,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国内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非常好。
相关新闻
- 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750.75亿斤! 2020-07-17
- 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增产24.2亿斤 2020-07-16
- 夏粮大规模收获基本结束 收购全面展开 2020-06-29
- 全国夏粮播种已过八成 力促稳产提质 2020-06-22
- 我国夏粮再获丰收 保供给定民心 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