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农业聚焦 > 2009年 > 2009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急需完善

日期: 2009-03-11 14:49 作者: 李亚新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截至去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了我国2729个县(市、区),8.14亿农民参保,参合率达91.5%。然而,在连日来的采访中,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告诉记者,新农合对减轻农民就医负担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广覆盖”,还存在补偿比例低、封顶线低、缺乏大病救助机制、各地补偿标准不一且不能全国统筹等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急需进一步完善。

  去年,我国新农合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429亿元,累计受益3.7亿人次,如此算来,人均受益不过116元。据云南峨山县塔甸镇海味村党总支书记李树仙代表介绍:“峨山县新农合门诊费只能报销30%,今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50%,但是门诊费报销全年最高100元封顶,每次只能报销门诊费的40%,100元也就够报销两三次门诊。其他的只能报销乡镇卫生院以上的住院治疗费,乡镇卫生院可报销60%,县医院可报销50%,市级医院可报销30%,每年的报销额度以1.5万元封顶。”另据湖北省天门市市长张爱国代表介绍,2008年,天门新农合农民个人缴费中的10元进入个人门诊家庭账户,按平均每家4个人计算,每户家庭一年的门诊家庭账户上只有40元,而天门市门诊次均费用为62元,“也就是说,每个家庭的全年账户资金都不够看一次门诊。”

  湖北丹江口市赵路办事处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代表说,现在虽然有新农合,但看病还是太贵了,一般农民都还是大病扛小病拖。辛喜玉去年得了一次肺炎,“门诊费报销不了多少钱,就只能住院治疗了,可到了医院验血,验尿,拍片子……光检查就做了一大堆,最后也就是开了点消炎药,让我挂几天水,一共花了2700元,因为很多项目报不了,最后只报销了几百元。”她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提高报销的比例。“另外,能不能提高门诊费的报销总额,或者设立一个标准,比如我自己买药的话,一年500元以内可以报销多少,500元以上可以报销多少。”

  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镇朝梁子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华代表说:“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医不方便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在务工地就医,必须在几个月内回原籍报销就医费用,甚至一些农民工回来报销的医疗费还抵不上往返路费,农民工很不满。此外,由于医疗条件限制,一些大病在当地医院不能治疗,需外出就医,但由于不能实现全国统筹,所有费用都要先行垫付,贫困家庭大多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张爱国代表发现,现行的新农合制度是以县市为单位来统筹和设计的,各地起付线、补偿比例不一,就是同一个县市,市外住院和市内住院报销比例也相差很大。杨秀华和张爱国都建议,新农合能够尽早实现全国统一的、通用的制度,方便农民工在外就医,使参合农民在任何地方住院治疗都能享受同等的补助政策。

  近年来,各地先后出现了数起身患大病的农民因为无钱医治而故意犯罪入狱的事。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的农民张茂进得了肾功能衰竭,在武汉住院花了6万多元,可最后新农合只能报销1.9万元,剩下的这3万多元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代表说:“农民得个癌症什么的大病,要花十几万、几十万元,新农合只能报销很小的一部分,农民还是看不起病,农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还是比较多,希望国家能够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构筑农民大病医疗的最后一道保护防线。”

  据悉,酝酿了一年多的新医改方案将在两会后公布,这些全国人大代表都期望,他们的这些难题都能够在新医改方案里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