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到农民手中
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到农民手中
———科技部部长万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3月13日,在十一次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第七场记者招待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了记者的集体采访,就科技创新、新能源、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顺利进行在介绍我国科技创新情况时,万钢说,自从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以来,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正在顺利进行,创新体制的建设,特别是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关系民生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科研基地建设、军民两用的创新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万钢介绍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重大专项,目前都在顺利进行方案编制和论证的工作。大型飞机、煤气田、核电、水污染处理、重大新药创制以及下一代移动通讯已经顺利地通过了国务院的常务会议,正式启动。其他重大专项已经基本上完成方案的编制、论证,即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创新环境取得较大进展。去年12月底人大通过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正案,在科技大会中所确定的60条支持创新的政策,现在有70多个实施细则和《科学技术进步法》一起,已经开始实施。
科技服务民生力度加大科技面向民生,科技服务民生,加强民生科技是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一五”科技工作安排的重要措施之一。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说,这项工作主要是指把科技的成果转化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中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科技计划向民生科技给予大量倾斜。工业科技与民生科技的经费比例从“十五”期间的7∶3调整到了“十一五”期间的5∶5。有关农村、健康、环境、生态、安全、节能、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经费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提高幅度达到了30%左右。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与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关民生的科技行动,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科技进步与管理结合,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结合,与多个部门和地方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共同推动,目前是使科技成果的积累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取得实惠。
各部门联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问题时,刘燕华说,“十一五”
期间,对于农业科技,要推广一批、示范一批、攻克一批。“推广一批”,就是希望能够使已经研究的、成熟的、实用农业科研技术能够迅速传播到广大农村,使这些技术能够推广应用,产生实际效果,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富民强县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以及“星火计划”等。“示范一批”是要在全国各个地方进行一批适合于当地的农业科技的集成和示范,推动一批示范区,以示范区带动,辐射附近区域,推动区域的农业科技进步。“攻克一批”主要指要攻克一些关键农业技术,选准解决农业长远生产发展中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通过“973”、“863”计划等解决这些难点问题。
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刘燕华说,科技部和农业部、人事部合作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大力加强属于社会公益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事业。如植保、禽流感防疫等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与市场接轨的那些科技的服务,要采取新的机制,解决各种各样现代化的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的问题,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使这些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到农民手中去。
第二件事是要把农业生产中从农资供应到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链条接起来。把各项科技成果转化到农业生产链条的各个环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