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抑肉价 得鼓励农民规模养殖 刘永好委员接受专访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可能是这次全国“两会”上最春风得意的人。3月4日,温家宝总理参加新一届政协经济、农业界别联组会议,刘永好的发言成为全场唯一受总理 “点名肯定”的发言内容。刘永好因此成为连日来各大媒体围追堵截的重点目标。昨日,本报记者在京丰宾馆采访到了这位焦点人物。
发言内容获温总理肯定
“总理和政府部门对农业、农村、农民是非常关心的,对我的发言也给予了很大肯定。”说起温家宝总理对自己发言的评价,刘永好对记者回忆起3月4日分组讨论上的情形。
刘永好的发言题为 《抓住农业现代化产业“牛鼻子”推动农业生产转型》,认为农村正形成“身强力壮去打工,精兵能人去创业”的格局,这两类农民约有2亿,还有0.5亿家属跟随进城。“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成了农产品的消费者,使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率提高了约50%。与之对应的是,传统庭院式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刘永好认为,要平抑物价、保证粮食安全,必须建设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在金融方面支持农业发展。
肉价下半年可能会小幅回落
从2006年下半年至今,猪肉的价格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猪肉价格有可能回落么?这位养殖企业大户的掌门人认为:“肉价应该会在高位维持相对的平衡,不太可能猛涨,因为粮食不会猛涨。不过,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相当长一段时间。”
他的结论是,要平抑猪肉价格,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规模养殖。目前,包括新希望集团在内的许多农业企业已经开始在规模养殖方面采取行动。刘永好相信,如果今年粮价没有大的波动,下半年的肉价会适当下浮,因为到时规模养殖应该已经发展起来了。
降低屠宰企业税费有利农民
围绕“三农”问题,刘永好准备了6份提案,其中一份建议减少屠宰企业税费,以减轻肉类企业的负担。刘永好建议,降低屠宰企业增值税额度、减少不规范税费、对生猪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他认为,这能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农民养猪积极性,有效抑制肉价。
减少税费对农民有啥好处?刘永好的回答是:企业为了吸引农户加盟,必然会将减免获得的部分税费反馈给农户。“市场竞争的规律是,反馈得越多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农户加盟、更多的生产原料以及更多的利润。反之,企业就会被农户抛弃,最终失去生存的条件。”所以,刘永好认为降低税费对农民有利。
规模生产收入比外出打工高30%
刘永好认为,我国的农业已经到了向现代化规模生产的转型期,“这个时候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贷不到发展生产所需资金”。为此,他计划在2008年建设10家主要针对农民的担保公司帮助农民发展养殖业。“我觉得政府可以协调商业银行,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资源农业发展。”刘永好认为,还应该鼓励成立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村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农业担保公司,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在金融政策上农产业倾斜。
“规模化生产将使农民的收入比原来从事农产业成倍增加,比外出务工的平均收益还要提高30%以上。”刘永好对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充满信心。他认为,这将让农民得到好的回报,也让市民吃上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形成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和谐格局。
中国粮食安全:1万亿斤足够吃
“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列举的过去五年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之一。
在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粮食连续增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1万亿斤粮食保障自给到底够不够?连年增产为何还要警钟长鸣?如何建立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如何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连续四年增产的深层次原因
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5个一号文件,既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50150万吨,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增产,实现了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同步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认为,粮食产量达到1万亿斤的水平,标志着粮食生产由恢复发展转向稳定发展。“连续四年增产,也得益于科技兴粮的巨大贡献和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尹成杰代表说,近些年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各地农业部门大力实施优粮工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增粮工程,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作用明显。此外,在近几年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态势下,各地及时抗灾救灾,大大降低了灾害损失。
1万亿斤粮食能保障自给吗?
2007年以来,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世界谷物储备下降到自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全球粮食价格一路上涨的压力之下,有关“中国粮食威胁论”最近又热闹起来。这很容易令人想起中国的粮食能否确保自给?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表示,“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2007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丰收,总产已达10030亿斤,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基本平衡。因此国家粮食库存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粮食供应有保证。”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宁说,每年中国人吃饭需要粮食9700亿斤左右,我国7亿多农民居住在农村,每个农民都有承包地,自己的口粮是有能力解决的。但是,在新增粮食需求中,工业用粮需求最值得关注。
尹成杰代表分析认为,由于世界一些国家粮食减产和价格走高,以及我国粮食需求量大的特点,通过国际粮食市场平衡国内供给的余地很小、制约很大。“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虽然这几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粮食供求偏紧的态势没有改变。”他表示,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必须保持粮食稳定发展。
如何建立粮食稳定发展机制?
如何建立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尹成杰代表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巩固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行政策倾斜和种粮补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扶持力度,帮助主产区加快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条件,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主要是增加小型农田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通过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建设粮食生产基础设施。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建议,要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目前的农业科技投入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农民增收以及实现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的技术支持远远不够。
“人口在继续增加,群众对食品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为了确保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是必须保障的底线。”李酌代表提出,非农业的建设用地在开工建设之前必须通过审批,不少于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不能跨越。
物价、股价房价、汇价 代表委员评四价走势
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但无需恐慌
“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防止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这创出近5年来的新高。
“物价问题虽然比较突出,但也不必恐慌。”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韦苇说,此轮物价上涨,与上世纪80年代的物价上涨不一样。那时是全面短缺,现在是供求总体平衡。相信在政府的调控措施作用下,物价会在可控范围。
股价:66字部署全年任务内含深意
对于今年资本市场任务的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中只用了66个字: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不会天天盯着指数的变动,他关注的是市场功能和机制的完善,看的是长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说,从这个意义上看这66个字,包含内容十分丰富。
房价:拐点存疑但破解思路明晰
当前对房价的判断,真可谓“飞花渐欲迷人眼”。房价要下行,会不会对经济造成大的冲击?房价持续高涨,人们生活的满意度何在?这都是经济专家当前的现实疑惑。
但可以肯定的是,对解决住房问题,政府的治理思路已日渐清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以“保障”为关键词的指导原则,从“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到“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再到“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这一系列措施涵盖了解决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家庭群体的住房问题,必将从结构上分层破解住房难题。
汇价:弹性增强仍需防控全球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汇价走势格外引人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8年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汇改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两个数据相比,格外凸显出美元持续贬值现象。“当前国际收支存在不确定风险,我们要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这个角度考虑人民币汇率问题。”郑祖康委员说。 (新华社)
相关新闻
- 星子县规模养殖 更重低碳 2010-05-20
- 五原县强化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力度 2010-04-20
- 标准化规模养殖升级生猪产业 2010-03-09
- 规模养殖引导农民增产增收 2010-01-18
- 北京市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在大兴区召开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