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农业聚焦 > 2008年

胡小燕:要把农民工心里话带去北京

日期: 2008-03-05 13:48 作者: 杨波 李春先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胡小燕提出建议,能否办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使农民工子女在打工地也能同样享受义务教育。

  2日下午2时许,陈云贤、黄学军、胡小燕等6位佛山市全国人大代表从广州搭乘飞机进京,参加即将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在广州机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由于自己是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此次出席会议并没有具体议案,而是准备了两条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民工就业生存状态”的建议。她说,两条建议都是与农民工息息相关,“我的职责就是把农民工想说的心里话带到北京去!”

  2日下午,记者联系了身在广州机场准备飞赴北京的胡小燕。她表示,自己是首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所以还没有具体议案,不过她准备提交两条建议呈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农民工就业生存状态的建议。

  胡小燕表示,因为教育费用过高,许多农民工子女只好在老家上学,不能与父母相聚。因此,她提出建议,能否像办身份证实施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使农民工子女在打工所在地也能同样享受义务教育。

  此外,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胡小燕提出了五点意见,包括农民工福利待遇的提高,能否参照随物价上涨的幅度而定;如何加强打工所在地的社会治安,这是许多三班倒农民工、尤其是女工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民工打工所在地社保与农民工老家的社保能否进行很好的衔接,若农民工返回老家,可否将两地社保缴费统一计算;建议政府多办免费的技术培训班,为企业缓解招技术工难的状况,同时也为农民工找工作创造条件;希望企业或政府多建娱乐活动设施,丰富农民工的生活。

  作为全国第一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胡小燕引人关注。此前,来自法新社、日本东京新闻社、日本读卖新闻社、中国香港《文汇报》等国内外几十家媒体的记者对她进行了联合采访。多名外国记者表示,他们之所以关注胡小燕,是因为她是标志性事件中的标志性人物,胡小燕这个名字注定会被写入中国宪政史。

  记者连线

  小燕孖女:妈妈很好很伟大

  “小燕来电话了,今天就要到北京去了!”2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到身在四川广安市武胜县的胡继胜,他是胡小燕的父亲。胡继胜在电话那头显得特别兴奋。他告诉记者,当初接到电话得知自己的女儿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还以为是在开玩笑。女儿仅仅只有初中文化,还是个打工的,怎么可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呢!他说,希望小燕好好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农民工兄弟多提点好建议。

  胡继胜告诉记者,小燕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为了努力工作,并没有把两个女儿接到广东读书,只有放寒、暑假才接她们到广东团聚一下。

  小燕的女儿刘双得知妈妈要去北京,显得十分兴奋。刘双说,“虽然妈妈没有时间陪我,但我很理解妈妈,妈妈在外打工供我们读书一定吃了很多苦。妈妈很好,很伟大也很不容易!我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妈妈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