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勇:龙头企业要做带领农民致富的表率
作为一名来自沿淮地区的农民人大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人,我深深感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自己的职责,也是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庆发集团公司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省霍邱县临淮岗乡,坐落在淮河岸边国家水利重点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旁边。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经营柳编工艺、粮油加工收储等产业。其中柳编产业在省内外建有28个直属分厂、56个生产点,覆盖安徽沿淮20多个乡镇,辐射苏、鲁、豫、浙、鄂、闽等省市,开发的柳编产品有18个系列、2万多种,销往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的长足发展,带动了沿淮数十万农民致富,集团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没有农民的利益,就没有产业化的发展,更没有龙头企业的生存之地。因此,近年来我们一直对农民种植的杞柳实行保护价收购。合同规定,当杞柳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企业保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柳条。柳编市场出现价格滑坡时,公司宁愿自己亏损也不让柳农吃亏。有一年杞柳市场价格下跌时,我们投入174万元收购柳条,及时兑现了合同,企业因此损失了34.8万元,但却保护了柳农的利益,稳定了杞柳基地,赢得了柳农对企业的充分信任。现在沿淮一带已有10万多人从事柳编生产,年人均编织收入达8000元,成为该地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巩固传统柳编主业的同时,集团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快技术改造,从而带动100万亩油料作物的生产及基地的建设。企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充分体现出龙头企业的社会效益,各级政府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公司加大粮食收储加工项目建设,兴建了安徽庆发集团天鑫米业有限公司,具备了30万吨精米加工和25万吨粮食收储能力,从而带动100万亩优质水稻的生产及基地建设。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实现农民共同致富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年来为乡村修路架桥,为教育捐资助学,为农村扶贫济困,为社会慈善捐资,累计捐款捐物达500多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公司正在筹划在四川仪陇县投资400万元建立柳竹工艺品公司,计划为当地培训农民编织工2000人,切实承担起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任务和责任,争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庆发集团董事长姜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