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农业聚焦 > 2006年

吉林省政协委员谈热点话题关注新农村建设

日期: 2006-03-07 00:00 作者: 来源:吉林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京城3月,处处吐露着春的生机。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吉林省政协委员,关注民意、反映民生,履行他们的神圣使命。

  修福金委员说,当前农民在参与新农村建设方面,还存在“两个不适应”:一是较高的发展要求与较低的发展能力不适应;二是较强的民主诉求与较低的民主素养不适应。前者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来解决,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后者要通过加强民主和法制宣传来解决,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使之真正成为新农村的主人。新农村建设要的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新农村建设要由以往以点带面的方式,转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各级政府要将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为农村整体面貌的改变奠定坚实基础。

  盛连喜委员建议多给农村留守孩子以更多的关心。去年11月至今年2月,盛连喜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农村41.7%的留守孩子学习较差,只有8.2%的留守孩子还算优良。隔代监护是当前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隔代监护已经占到了72.2%,单亲监护的已经占到16.7%。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较多,使得这部分孩子事实上已经成为孤儿或者单亲儿童。90%左右的孩子反映,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爱。

  盛连喜说,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互对应的高收费问题,导致农民工家庭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孩子,更是无法解决升学问题。另外,各地教材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使得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守在家中。他建议,国家应该建立起农村、城市孩子同等享受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入学创造良好环境。

  “看病难、上学难,这是当前老百姓反映最多的两个问题,从当前情况看,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对高校来说,这个问题是令人尴尬的。”薛康委员在谈到高等教育问题时言辞谨慎。

  “现在老百姓手里没有钱,即使有钱也不敢花,因为要供孩子上学,要给老人看病。”薛康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比较关注,他觉得当前教育还未实现真正的公平,其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

  “我个人认为,现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高等教育还有待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现在有很多人都反映高校收费高,并将矛头直接指向高校,薛康对此表示,作为一名学校工作人员,他觉得高校其实也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地位。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国家投入和高校定位。从投入看,现在高校财政投入最高的也只能达到50%。高校没有产业更没有经营项目,要生存、要改善办学条件、要吸引生源,唯一的途径就是收费,这才是导致高校收费高的直接原因。“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但高等教育也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到底是公益性的还是其他什么性质。但无论如何,最终教育应该是一种公平的教育,而不是只让少数人享受。”薛康说。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