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最好不再热
“两会”开幕后,有各地读者来电称:中央出台的清理整顿土地市场政策不错,但传到了地方,往往就变了味,并列举大量耕地被滥占的事实,言之凿凿,并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土地问题是去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后,中央高度重视,先是出台了系列文件,从整顿开发区、叫停大学城,到暂停审批高尔夫球场及查处一些大案要案,对乱占耕地进行铁腕清理,接着修宪对土地制度进行完善。从议政到司政、从修宪到行政,从立法到执法,人们不仅清晰地看到了一条加大公民利益保护力度的法治脉络,更切身感受到了政府执法那份浓浓的人文关怀。但是从全国看,城乡非农业建设乱占滥用土地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猛增的势头,有的省一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有的城郊农民几乎已无地可耕。有专家说,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按一年减少3806万亩的趋势,十年后,耕地将减少20%,相当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的总和,再加上荒漠化,届时14亿人口吃饭将成问题。
为何中央三令五申严禁乱占耕地,而全国的耕地却在不断地锐减?按失地农民的说法,中央的真经是让歪嘴和尚念歪了,一些地方官员明着讲大局、讲政治,讲“三个代表”,暗地里却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捞取个人的政治和经济资本,因此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政策,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分析说,执法不严,不能坚持原则,以罚代法,敷衍了事,批评了事,罚款了事,补办手续了事,是一些地方官员对土地管理的通常手法,加剧了乱批滥占耕地现象的蔓延。
看来,问题的根子在干部。因此,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当务之急,解决乱占耕地问题,需要与反腐败和整顿干部作风结合起来进行。治本之策是让农民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参与土地交流的权益。否则仅仅清理一下家底,宣布撤消多少个开发园区,不仅难以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难以取信于民,维护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据土地交易量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人均一亩地推算,意味着这几年每年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而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可喜的是中央把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提到了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和谐社会的曙光。
正如一位热心读者说的那样:希望借助这次“两会”的东风,让我们的政府,能够真正地重视这个问题,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使保护农民利益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切实落到实处;让某些地方官不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让肆意践踏国法的歪嘴和尚不再念经;让我们农民的土地不再被随意侵占。
但愿土地问题明年不再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