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农业聚焦 > 2005年

两会视点:专访安徽省省长王金山

日期: 2005-03-14 16:14 作者: 来源:CCTV 【字体: 打印本页

  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就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相关问题,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就实现粮食的稳定增产,帮助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比例等问题,回答了中外媒体的提问。围绕这些方面的相关话题,鲁健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的省长王金山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的部长韩俊先生一起探讨。

  鲁健:

  说到三农问题,我们知道安徽省是国家最早实现农业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之一了,我也想请王省长今天给我们算算帐,从今年开始,安徽省也要全面取消农业税了,那么农民从中能够得到多少实惠?

  王金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

  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就是农民减负的过程,也是农民增收的过程。我们从2000年开始税费改革,当年税费减少了16.9亿,算总账是减少了31%,以后就重点减少,一直到2004年,是由原来改革前的109.4元,减低到38.5元,到2005年就是今年变成了零税负,全部免除农业税,就是农民原来的109.4,现在变成零了,今年我们为了全部免除农业数,从财政特意安排了7亿元,补了那2%。再加上增加了其他方面的补助,一共是19.2亿,人均政策性增收今年可能还会达到43.8元左右。

  鲁健:

  每个农民减去109块多,安徽省我知道有五千多万农民,这样算下来的话,就有五千多个亿,应该是5个多亿,将近6个亿,这是一笔相当不小的数目了。50多个亿,确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鲁健:

  确实,我今天在采访刚才几位代表,有一位延安来的农民代表,他也谈到说乡亲们很关心这些惠农政策能不能够持续下去,我也想问韩部长,您觉得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能不能让农民吃一颗定心丸?

  韩俊:

  最近两年应该说中央对三农的政策力度是非常大的,农民可以直接受益,从刚才的节目也可以看到,这些政策落实都非常到位,农民都非常高兴,我们在调查的时候,很多农民也提出同样的问题,能不能持续下去,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头明确地讲,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这是一个方针,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这么一个发展阶段,可以对农业进行反哺,而且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种能力,所以说我们农民朋友可以完全放心,今后我们给农民的好处会越来越多,各种惠农政策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鲁健:

  但是省长,尤其是县乡一级的财政,可能面临着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农业税取消以后,财政的负担会加大。

  王金山:

  你说这是事实,因为有许多农业县,特点是到乡镇,他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业税,农业税全免,自然支出的窟窿就在另一方面明显的暴露出来,那么这个缺口谁来补,就应该国家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省里也要适当做些补助,很重要。

  鲁健:

  韩部长,我知道您作用一个研究者,而且您也多次到去广大的农村进行调研过,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韩俊:

  比如说这次全部免征农业税以后,中央财政对地方给了相应的转移支付,有些省自费改革也掏了不少钱,这一次我们政府工作报告也已经讲了,中央要拿出151个亿来,对这些财政困难县,粮食中产县进行转移支付,也就是过去主要是跟农民收税,将来农民不交税了,刚才王省长讲的我同意,必须由财政把这些支出承担起来,但是由财政完全承担起来还是有困难,所以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鲁健:

  对,如果地方财政承担起来,肯定负担比较大,中央财政转移,如果仅仅中央的转移支付,可能金额上也不一定够,这可能也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听说财政部组织了一个10个调研组,其中有一个可能也专门负责研究这方面的课题。

  另外,我今天采访的时候,还有一些农民代表他们反映出来,去年由于化肥这些农资产品价格上涨比较快,可能很多农民最终买到农资产品的价格也不低,虽然去年发改委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调控农资产品的市场,但是最后农民感觉,国家给发的这些优惠政策,最终还是被农资产品价格给抵消了,对于这个韩部长,您觉得今年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让这些农资产品进入到农民手中的时候,真正是一个平价而且是优质的?

  韩俊: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去年中央财政为了评议化肥价格的上涨,对化肥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给了7个亿的补贴,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价格继续还在上涨,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探索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说现在很多人提出是不是这个钱可以直接补给农民,因为现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很多是成本推动的,你采取行政手段也很难控制,总之这个问题我觉得解决起来有难度,但是现在大家都研究解决办法。

  鲁健:

  省长,我不知道安徽省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虽然全国化肥市场都在涨价,但是是不是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式,让这些农资产品包括化肥,进入到农民手中的时候,可能拿到优质的平价的产品?

  王金山:

  这只能说我们要积极努力,因为现在毕竟有一个市场原则,根据需求价格就要有涨有落,这可以采取市场加行政手段,到关键时候,重要方面应该采取行政干预的办法,也能解决一点,因为这是市场经济有计划经济,有市场一样。目前还离不开行政手段这一招,尽管不应该是主要的,但是它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

  鲁健:

  另外我们知道安徽是一个产粮大省,我不知道现在每年安徽的粮食销出去的有多少?

  王金山:

  我们总产是550亿斤左右,自己消化是450亿左右,外销的,作为商品出去的,每年就是80到100亿的样子。

  鲁健:

  韩部长,今天也有一些代表提到,建立粮食的流通渠道畅通的机制,比如说能不能把主产区和主销区对接起来这样的一种机制,我不知道您怎么看?

  韩俊:

  现在王省长在一个农业大省做省长,我想他肯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粮食方面主产区跟主销区的利益关系现在还没有理顺,就是存在一个穷省补贴富省的问题,粮食丰收了,王省长掏出很多钱农民种粮食,财政掏了很多钱,但是粮食最后卖到广东、卖到浙江、卖到江苏这些主销省区了,补贴也流到那些地区去了,所以今年现在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主产区和主销区的这种利益协调机制,比如说将来主销区从安徽调粮食,每调一斤补一毛钱,这是一个建议,还有其他的一些措施,总之不能够让主产区吃亏,因为粮食安全问题,不是王省长,不是他们自己产区的事,主销区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鲁健:

  不过说到改善农民生活,归根结底还是要发展经济,我们现在也提出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安徽省在这在面,发展经济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王金山:

  我们想不管是城市支持农村,还是工业反哺农业,都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作为农业大省,要解决反哺农业,像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我们想法就是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锻造工业化脊梁,那就是说既要强化农业基础,打好基础,又要发展工业盖好大楼,我们不能光打基础不盖楼,也不能光盖大楼不打基础,所以首先要把农业这个基础强化起来,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再抓住这个机会,充分抓住这个机遇,把农业发展起来,生产条件改善,综合能力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再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把我们的工业进一步做做强大,这样我们干什么都有钱了。

  鲁健:

  我们知道安徽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人才的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资源的大省,在资源方面都有哪些优势?

  王金山:

  其实我们的资源优势是比较突出的,第一个就是矿产资源,地上打粮地下有矿,有铜有铁还有煤,所以那里是一个立体宝库。此外我们还有科教的优势,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最有活力的资源,我们起码有中科大、河工大等82所高等院校,还有像中科院的物质科学研究院,还有电子局等200多家科研机构,这些都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所以我们这些资源如果是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整合起来,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

  鲁健:

  说到这些资源的整合,我知道您以前经常把黄山比喻成安徽的一张名片,今天我们在这里准备连线黄山的市委书记,我们想听听黄山书记王启敏先生他也加入到我们的讨论当中,也谈一谈作为黄山这样的一个旅游城市来讲,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如何加快城乡的协调发展。我们现在来连线王启敏,王先生您好,刚才您在演播室也听到了王省长的这些讲话,我不知道作为黄山市,而且黄山又作为安徽省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怎么样能够打向世界,您觉得黄山有哪些优势,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

  王启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黄山市委书记):

  我们黄山是世界的名山,省委省政府给我们要求,要把黄山打造成安徽的旅游龙头、华东的旅游中心,中国的旅游名牌,世界的旅游胜地,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就是我们在落实四四三行动计划,这个四四三行动计划,就是主要依托黄山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物产资源,建立世界的旅游度假之地,中国的生态示范之地、华东的绿色食品加工、安徽的文化产业之地,率先在全国要实现旅游大市、生态大市、文化大市。第二方面主要是解决交通的问题,我们市现在有五条高速公路正在先后开工,对杭州的高速公路已经通入运行了。同时我们还在把机场的扩建,增加更多的航线,能够通往世界各个地方。第三就是把旅游线路进一步整合,以黄山为主要的景区、景点,带动了九华山、太平湖、青山等一些景区、景点的整合,真正使我们黄山这个地方成为华东的旅游新中心。第四就是以旅游业为中心,带动二产、三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让我们黄山整个人民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富裕起来。

  鲁健:

  好的,谢谢王书记,王省长刚才听了王书记这张安徽省的名片,谈到了黄山市具体的一些做法,甚至谈到了通过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我想这也是提供了一种思路。

  王金山:

  这是对的,这也是我们省里正在全力实施的“861”行动计划,861,8是八个产业基地的建设,6是六项基础工程,1就是2007年达到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八大产业基地首当其冲的就是制造业,还有化工、能源、原材料、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还有旅游,就是刚才他说的黄山为旅游龙头的旅游,其实我们的黄山旅游,不光是黄山,往里边还有九华山,再往里边走还有大别山、齐云山、张工山、狼牙山,那都是各有千秋的,都是值得一看一说的,还有文化产业这八大产业基地。六项基础工程就是防洪抗旱工程、通达工程、信息工程、信用工程、人才工程,六项基础工程。现在我们的名片不光是黄山,还有马钢、奇瑞。

  鲁健:

  马鞍山钢铁厂,这应该是生产特种钢材。

  王金山:

  马鞍山钢铁厂,生产特种钢材,去年产量6万吨,销售收入是267亿,而且去年年底国家又批准一个500万吨的保本带,这个要上去会达到500亿的销售收入,那个时候就相当可观了,这可能是又一张新名片,也是老名片,老名片又更新了,奇瑞是绝对新的,自主品牌,就是海螺的水泥,那是环保水泥,年产6400万吨,号称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鲁健:

  安徽给我们的印象,一般人们认为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在工业方面却出了很多的自主知识今天。

  王金山:

  你说的是这样,今天有一个同志就问我,为什么许多自主知识品牌的东西都出在安徽,我觉得很奇怪,我说你如果觉得奇怪,那是因此你少见多怪,说明你对安徽并不了解,安徽历朝历代,从政治到经济、文化乃至科技,都有领衔人物,就讲科技也是层出不穷的,人才辈出的,你像詹天佑发明火车挂钩,还有毕生的活字印刷、两弹一星的邓稼先,还有杨振宁,都是安徽的人,我一说到这儿,你就知道为什么有许多自主品牌都在这里产生,那就是因为安徽人的特点,一是敢为人先,二是聪明。

  鲁健:

  王省长一谈到安徽,确实是非常地自豪,我想起来那天我在采访浙江省的省长的时候他谈到,因为浙江省是一个富省,他们也把农民纳入了低保的范围,当时我在问到他的时候,他说其实要想改善农民的生活,首要的还是发展经济,尤其对于中西部一些还不太富裕的省,他也提出这方面的建议,第一还是要发展经济,然后再有可能谈到改善农民生活,我不知道韩先生,作为一个专家,怎么看待这种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关系?

  韩俊:

  王省长讲到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要带动农村,所谓工业反哺农业,指的是用工商业部门创造的税收,来增加对农业的支持,如果工商业不发展,这个蛋糕就做不大,就没有办法支持和保护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为农民进程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城市的工业不发展,那么农民的就业就增加不了,所以说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够真正解决农民问题。安徽王省长刚才讲到有很多新的机遇,现在农业受到重视,它是一个农业大省。再一个安徽外出打工农民1000万人,是全国最重要的一个劳务输出省,现在全国各地我们到处一看,都是安徽人,上海就200万,北京也有很多,我觉得刚才王省长讲到,他们的八个大的工业,包括第三产业方面的项目,我经过去安徽,也是安徽的经济发展顾问,我觉得他们再用一种新的思路在发展工业,在发展新的服务业,我觉得最近两年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

  鲁健:

  王省长,去年安徽省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增长的情况怎么样?

  王金山:

  去年城乡收入都是大幅增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7511元,增幅是10.8%,农村人均收入2499元,增幅是17.5%。

  鲁健:

  农村的增幅比城市的增幅还要高。

  王金山:

  这是多年首次实现这样一种局面。

  鲁健:

  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第一次超过城镇。

  王金山:

  对,正像刚才部长说的这样,我们现在说一千道一万得发展下去,就农村讲,我们税费改革制度也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增收的问题,农民增收是一个三农的核心问题,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一些思考,增收起码有这样几个问题,有的部长刚才已经谈到了,第一就是农业增收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农业增效就是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第二就是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就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要得到生产环节的利益,还要得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益。第三就是要通过减少农民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