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齐说“反哺农业”
去年是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在此基础上,今年要想保持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存在不小的困难。参加两会的很多代表委员结合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提出了同一话题———该由工业对农业进行反哺了。
当说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话题时,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的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我们农民想小康,盼小康,农业税的减免、粮食直补,让咱们收获不小,今年不是又来一个‘一号文件’么,看来国家的力度还要加大,农民实现不了小康,中国就难以全面小康。”
李连成是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现在农民最需要的还是对种粮的补贴,现在农资价格上涨得过快,比1993年上涨了差不多70%,面对越来越高的农资价格许多农民都希望政府能有个限价,让他们买得起。农业确实需要国家大力的支持,农民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长期从事农村基层科技推广工作的李惠珍委员也赞同地说,工业反哺农业是无疑的,这也是一切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我认为我们也已经到了这个时刻。
“我曾经在第九届政协大会上做过一个关于‘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的建议’,同时我也研究了美国、印度的一些例子,工业的利润应该拿出一部分来支援农业这个弱势产业,尤其是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工业反哺农业是一个必须的原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李惠珍认真地说。
“目前,国家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减免农业税等,也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今年还提出了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也被提到了日程上。我们已经看到中央的决心很大,并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曹幸穗从理论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农民增收既要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入手,更多的还要从农业以外的途径来考虑。他认为,我国已经初步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已经跨过了由农业来提供工业积累的阶段,“现在是该由工业来反哺农业了。”他建议各级政府从公共财政中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尤其是在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以及农民子女基础教育等方面。
旅美华人李玉玲委员在投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也一直关注农民工问题,她提出,国家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的规定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农民家中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家庭,如果有一个劳力在城市里挣工资,会使这个家庭的生活发生变化。让农民在城市中上岗,同样能积极地起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作用。
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曹鸿鸣委员看来,“反哺”内容应主要落脚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村的道路、中小水利的建设等;二是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农民的技能培训等,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到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由国家埋单,这就是对农业反哺的最好体现;三是医疗,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要想让国家全部承担是不现实的,但是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农村新型医疗合作试点工作。
曹鸿鸣委员说:“我觉得,工业反哺农业其实也是工农双赢,城市支持农村就是要促进城乡一体。我觉得各级政府应该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做工作,把几个方面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