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农业聚焦 > 2004年

一增一减总关情——访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市长刘国信

日期: 2004-03-09 14:50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必须做好增和减的文章。既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又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市长刘国信结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刘国信代表说,破解“三农”课题,首先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做到情为民所系,财为民所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近三年,我们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的30件实事中,大部分是直接面向农民的。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钱从何来?刘国信代表说,只要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办法就比困难多。市委、市政府提出“用国内外市场的钱干发展的大事,省财政出的钱办老百姓的难事”,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四年来,全市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3万个,引资到位230多亿元。日本三洋电子、浙江横店草业、山东金瀚林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东营。随着一个个工农业项目的投产运行,先后为农业和农村注入资金15亿元。同时,解决了万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刘国信代表最后说,今后,我们在不断增加对农业投入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施税费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等措施,为农民增收办更多的实事。这次,听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将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我们已经决定,2004年市级财政专门列出4.2亿元,用于扶助农民增收。在确定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和“十大工程”中,也都将“三农”问题列为重要内容,其中涉及“三农”的项目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2004.3.6《农民日报》记者刘占绵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