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星火撒向农村——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
“省科技厅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在依靠科技,创新思路,探索方法,增加农民收入上出力,做好‘加法’。”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既要抓好农业良种攻关,提供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新品种,又要做好良种配套种养技术的攻关,提供有效的技术体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以星火计划为抓手,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星火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于1986年批准实施的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的指导性科技计划。据统计,18年来,江西省累计实施星火计划项目2480个(其中国家级401项),星火项目覆盖面已达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投入总资金55.34亿元,新增产值172亿元,新增利税36.68亿元,创汇节汇1.5亿美元。
今年重点抓好星火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两个专项行动,促进科技进入农村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育星火龙头企业和区域性科技型支柱产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是抓好科技扶贫工作,增强老区脱贫致富的能力。15年来,省科技厅配合科技部,以井冈山为重点的科技扶贫工作成效明显。2003年与1988年相比,贫困人口由50.8万人下降到7.2万人,人均纯收入由323元提高到1361元。下一步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井冈山区的科技扶贫,以及包乡扶村和挂点扶贫等,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加快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步伐。
四是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实现双赢。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一个抓手。鹰潭市自2003年初开展试点以来,先后下派124名由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全市60多个自然村和经济实体,在服务“三农”中大显身手,取得明显效果,受到省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全省已有14个县(市、区)作为试点,下派科技特派员503名。
2004.3.8《农民日报》记者 文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