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观点摘登
韩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跳出长期以来片面重视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圈子,把提高农产品品质放到第一位,大力发展优质果、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更多地发展养殖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使得农产品通过养殖业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还要改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脱节的状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郑文凯: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郑文凯,从土地权益角度阐述了自己对结构调整的看法。他认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群众利益的核心问题,针对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范围宽、补偿低、安置少等突出问题,要坚决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征地规模,保障农民权益。
李炳坤: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司长李炳坤说,从实践来看,农民增收的渠道,包括发展优质粮食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民进城就业等。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主要应当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三是繁荣小城镇经济。
陈晓华: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晓华说,目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这是影响整个农业竞争力的薄弱环节。这次禽流感疫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反思在质量安全、特别是动物防疫方面的一些问题,建立起长效机制,如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了,增收才有基础。特别是在市场制约、资源制约的条件下,只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转变增长方式才会有出路。
张学诞: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学诞说,取消农业税,可以使广大农民手头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给县乡机构改革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张学诞认为,一些县乡机构臃肿的现象必须改变,因为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中央财政本来就面临压力,很难再通过转移支付去养一些“闲机构”和“闲人”。另外,因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一些地方常常通过征收农业税“搭车收费”,有关部门屡禁不止,治理难度很大。而全面取消农业税,就从根本上撤掉了“搭车收费”的平台,没有平台也就没有了收费的名目,这也从内部迫使一些基层机构自行改革,规范职能。
《农民日报》20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