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亮点推介 > 信息化推进亮点

立足服务三农 加强网络延伸 为现代农业信息发展提供“数字”支撑

日期: 2012-03-30 09:21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十一五”以来,中卫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在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村信息服务功能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延伸,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数字”支撑。

  一、建设内容及成效

  1、建成了覆盖全市新农村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利用“三电合一”项目建设宁夏中卫农业信息网、中宁枸杞网,投资780万元,建成了集农技培训、互联网经营、党员远程教育、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四位一体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站211个,其中行政村158个,实现了“村村能上网”的目标。

  2、设立了设施蔬菜视频医院。与山东寿光蔬菜病虫害防治协会合作,在中卫市设施蔬菜基地镇建立了11家蔬菜视频医院,实现了植物疫病网上诊治目标,农民可直接在网上与山东寿光蔬菜专家视频对接,进行网上诊治,解决了农民蔬菜发生病虫害时求医问药之难题。

  3、开通了移动农技专家服务热线。针对农技人员不足的实际,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公司合作,建立了“12316”移动农技专家服务热线1条,聘请7名农技专家随时随地免费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解决了人工坐席8小时外无人服务的问题,实现了随时随地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的目标。

  4、建设农业远程科技培训系统。依托自治区“三农”呼叫中心,建立了覆盖中卫市所有行政村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的交互式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系统,农民群众可足不出户参加远程科技培训,面对面地与自治区专家进行网上交流。

  5、建设农业信息发布平台。建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将涉农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求和气象等方面信息方便快捷地传递给农户,尤其发送天气预警信息时,效果极佳。

  6、开通了特色农产品销售热线,建成了手机农贸平台。开通了“12590102”特色农产品销售服务热线,为全国各地客商和全市农民群提供咨询服务。建成和启用了具备农产品买卖中介作用的手机农贸平台,免费为农户、流通组织和外地客商提供农产品销售对接服务,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8万余条次,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流通组织、外地客商和瓜源等信息12万余条,吸引了河北、江苏、上海、吉林、四川、重庆等10余个省市客商来卫采购农产品,突出表现在硒砂瓜上,仅香山瓜果流通公司和富兴农合作社信息服务站每年通过互联网销售硒砂瓜3万吨以上,实现了手机销售农产品的目标。

  7、开发了硒砂瓜防伪商标查询系统。与中国监管网合作,开发建成了硒砂瓜防伪商标查询系统,客户可通过网站、拨打查询电话等方式查询硒砂瓜真伪,不但有效地保护了客户的正当权益,而且扩大了中卫香山硒砂瓜在全国的知名度。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建设规划。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中卫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方法步骤,为有序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营造环境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兴传媒优势,加大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群众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支持、层层狠抓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环境氛围,为又好又快建设“数字”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整合信息资源,共建信息服务平台。成立中卫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在各相关部门、镇(乡)、村明确信息员,安排报送内容和报送任务。并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与通信运营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合作共建了中卫新农村信息网、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农技专家服务热线、农产品销售热线、手机农贸系统和农业信息发布平台、设施大棚温湿度监控报警示范点,与自治区三农呼叫中心、山东寿光病防协协会在设施蔬菜基地合作共建远程诊断视频医院;与市委组织部共建了农业远程科技培训系统;开发建设了硒砂瓜防伪商标查询系统,从而在中卫市上下形成了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农村信息员队伍为基础,能连通互联网、具有多种支持功能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基础网络体系,为高效开展信息服务“三农”工作创造了条件。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服务“三农”水平。根据综合信息服务需求,以农技人员和村干部为主、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服务公司为补充,选配240名农村信息员,与自治区启智技能培训学校、中卫市职业教育中心合作,以集中讲授、“信息大篷车”下乡、大学生志愿者入村等形式,采取统一授课、远程教学、“一对一”教授和网络培训、实际演练等模式,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应用基础知识和农业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互联网经营知识为主要内容,加强培训,确保信息员达到会操作、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的“四会”要求,积极为农户提供农业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和农产品交易、设施蔬菜疑难病虫害远程诊治、市场行情、天气预警和党员教育、文化传播等信息服务,深受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好评。

  (五)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中卫市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将158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IPTV和网络使用费全部列入市财政预算,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信息设备。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管理、信息发布等10余项制度,将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各镇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制定了农村信息员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对信息服务工作进行督查。为有效开展信息服务“三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