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亮点推介 > 信息化推进亮点

创新驱动为核心 现代农业呈活力——宜兴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 2012-03-30 08:57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抢抓感知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引人才、建园区、上项目”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引进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建立省级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团队,培育农业物联网实施主体,筹建农业物联网实验基地,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业物联网政、产、学、研一体化。

  一、政产学研企共建,农业物联网成效显著

  一是建立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验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市农林局、高塍镇三方合作在高塍镇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物联网实验基地,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得益”的原则,整合校地各自优势,创办了农业物联网科技公司作为市场运作主体。高塍镇为实验基地免费提供成校一栋730平方米的教育大楼,并投入近100万元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江苏移动公司宜兴分公司投入了近百万元帮助建设通讯传输设施。同时,宜兴市农林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组建了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为首席专家的江苏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团队,并以实验基地为平台,为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2010年,宜兴市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设施园艺等专业领域开展相应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在宜兴市鹏鹞生态农业示范园成功实施了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项目,荣获了国家农业部、科技部颁发的优秀案例奖和无锡市经信委颁发的“无锡市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称号。示范园区被江苏省农委列为“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被江苏省质量与技术监督局列为江苏省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江苏省水产养殖智能控制技术标准化示范区)。目前,项目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建成了高塍5000亩的核心试验区和杨巷、新建、官林、徐舍等河蟹养殖主要镇园5000亩的扩大示范区,总面积达1万亩。该系统实现了农户养殖池塘溶解氧、水温、PH等水质参数在现场设备屏幕上的实时显示,农户可以通过对现场设备的简单操作,进行定时、自动、短信、网络四种控制。根据试点现场的实测数据,市农林局通过省农委“12316”短信平台对全市2000多河蟹养殖大户发送手机短信,为农户提供天气预报式的养殖水质预报预警服务、投喂科学决策服务和疾病防控服务。

  三是推进一站两中心建设步伐。目前,实验基地建立了农业物联网运维平台,并以12316短信平台、12580声讯平台等为依托,组建了农业物联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实现了“感知系统、示范工程、信息平台”的有机融合,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环节数据的感知、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宜兴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宜兴设立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并由宜兴市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将实验室技术进行集成应用和成果转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宜兴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步伐。

  二、立足宜兴、面向全国,全力打造示范样板

  一是打造国家级感知农业示范园区。2010年底,宜兴市农林局编制了《宜兴市农业物联网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农业物联网有关政策导向,加快推进国家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2011年,我局选择“规模大、基础好、示范性强、区域特色明显”的集约化水产、畜禽、园艺等3类种养殖示范区,建设了相应的示范项目,并在今后五年逐步完善功能,扩大规模。①水产养殖物联网,在鹏鹞生态农业园5000亩水产智能监控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高塍、和桥、官林、新建、杨巷、徐舍等水产养殖集中区域推广,至2013年覆盖面积扩大到5万亩。②畜禽养殖物联网,至2013年覆盖生猪养殖场25万平方米,年出栏生猪20万头,母猪存栏量2万头;覆盖养鸡场2万平方米,累计养殖规模50万羽。③设施园艺物联网,在现有8000平米物联网温室基础上,扩大示范点和涵盖领域。通过上述规划和建设,集成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建立具有全国一流水准的感知农业示范园区。

  二是打造国家级感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宜兴市感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中心”是我市农业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宜兴市农林局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工程硕士授予站和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筹建,逐步完善提升“一站两中心”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提升技术层次中的重要作用,在感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平台上,建立我国首家感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气象预报式”的信息服务。

  三是打造国家级农业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物联网专家团队为主体,并联合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农业物联网专家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宜兴校外实践基地已挂牌落户。会同国家农业部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业大学、无锡淡水养殖研究院等,作为国家标准发起单位,共同研究推动制定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相关标准。国标的制定将扩大宜兴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先发优势。

                                  (江苏省宜兴市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