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亮点推介 > 信息化推进亮点

“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北京市建设部分)亮点

日期: 2012-03-29 17:26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金农”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的“12金”系统之一,是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北京市建设部分)是金农工程一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按照国家金农工程的统一要求,结合北京农业工作实际,经过2年多的建设及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目在全国省级部分首个圆满实施完毕,软硬实力的到全面提升,在全国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

  该项目完成了国家金农工程所要求的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以及金农工程应用支撑平台的部署,实现了省部级数据交换与共享。具体的成果和亮点总结为如下5方面:

  一、初步构建完成省级数据中心硬件支撑环境。

  通过对网络系统、系统软硬件平台和信息安全系统的升级改造,网络系统通信能力成倍增长,接入了国家政务专网,建立了完善的安全服务管理体系,配备了海量存储空间和强大电力保障,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了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和应用安全支撑,系统的运行效率极大提高,为北京市农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二、 较全面整合了北京农业现有数据资源,建立了从地方到部委的数据采集传输通道,实现与农业部及其他省市的数据共享。

  统筹和整合了北京市畜牧、土肥、农产品市场行情、水产、种植业等部门核心业务数据,将散乱的多元异构数据统一管理,统一口径,便于分析应用,扩展了数据价值,使得分析决策更为全面,解决了各业务部门间信息孤岛问题,使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同时,

  建立了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实现了与农业部及其他省市有效对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体系,为省部级之间信息高效共享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通道。

  三、实现了对上对下两个层面的决策服务支持。

  1.农业综合决策分析系统对领导及业务管理部门提供了综合决策支持

  农业综合决策分析系统引入商业智能(BI)技术,实现农业数据置入宏观经济背景分析手段,扩展了数据价值,建立了监控预警机制,加强了业务分析的能力,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的分析体系,使得决策信息分析趋于规范化、程序化、高效化、智能化。

  (1)分析农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能够将农业数据放在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观察农业发展的现状、态势,总结北京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宏观决策,及时提供高效的参考信息服务,实现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信息服务。

  (2)能够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对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种养殖业生产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区域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北京市农业重点行业的决策支持。

  (3)能够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全面、深入的了解农产品市场动态,并利用大量数据以及系统内嵌的统计分析模型,挖掘海量数据隐含价值,实现农产品市场行情监测预警,在确保农产品安全供给、稳定物价、农产品品种(养)殖结构调整等方面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4)能够进行实时查询,动态监测,预警提示等,便于及时监控农业环境质量,实现农业环境质量评价,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农业专家服务等系统对基层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全面信息服务

  兼顾生产指导和市场产销引导, 建立农业专家服务系统和应用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频道,上线黄瓜、奶牛、猪等十个种养殖专家子系统,发布各种科技知识,实现专家知识经验进农家,普及科学种养知识,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为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户提供使用的科技服务;应用一站通商机服务平台,提供最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和生产企业信息等服务,为广大农户和企业提供了一手的信息,搭建起一座交互的桥梁。

  四、带动作用强,激发高新需求。

  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全面实施部署的省份,提出了符合自身的软件和系统部署集成方案,为金农工程下发软件在全国其他省市部署与运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成熟模式。同时,金农工程引导了我局农业信息化规划思路,激发了新需求,使得信息化建设在新起点向前迈进如,应用虚拟化技术构建虚拟机房,标准化通用开发平台建设。

  综上所述,“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北京市建设部分)初步打造了北京农业数据中心的雏形,对北京市和我局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该项目也是我局独立承担的重大信息化基建项目。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局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奠定了进一步承担国家级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坚实基础。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