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创蔬菜价格保险
“菜篮子”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菜价的波动密切关系市民和农民切身利益,特别是“菜贱伤农”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农业和商务部门均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稳定蔬菜生产和价格波动。提升农业保险对农民的保障能力也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上海率先在蔬菜价格保险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展历程
(一)雪灾催生蔬菜价格保险。2008年初的雪灾给市郊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灾后郊区临时抢种4万亩绿叶菜。市农委与安信农保共同研究制定了蔬菜价格保险方案,使菜农在受到雪灾损失时得到生产风险保障,在灾后价格波动时得到市场风险保障。在国内首次尝试蔬菜价格保险,为日后保淡价格保险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初探保淡绿叶菜价格保险。为稳定绿叶菜的淡季供应,各级农业行政管理和技术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引导菜农在淡季增加绿叶菜种植面积。为防止市场价格波动造成“菜贱伤农”的现象,保护菜农种植绿叶菜的积极性,探索通过农业保险保障菜农的基本利益。从2011年起,上海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冬淡”和“夏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一是“冬淡”青菜价格保险。首次“冬淡”保险的时间段定为1月1日至2月28日,只包括青菜这个上海最有代表性的蔬菜品种,凡青菜种植面积在2亩以上且上市期间符合保险规定期限的沪郊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蔬菜园艺场和重点种植大户,均可向安信农保公司投保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当批发交易价格低于预先测算的成本价格时启动理赔。全市5.8万亩青菜参加了“冬淡”期间的价格保险,总计保险赔款424万元。二是“夏淡”绿叶菜价格保险。2011年“夏淡”保险的时间段定为7月1日至9月15日,本次保险品种包括了青菜、鸡毛菜、米苋、生菜、杭白菜五个品种,按照“申保尽保”的原则推进“夏淡”保险的承保工作。此次理赔启动依据零售价格与前三年平均价的比较,当零售市场监测价格低于前三年同期平均值时,启动理赔,理赔额度按照预先测算的成本价格乘以相应的系数。“夏淡”保险面积达14.4万亩,总计保险赔款达800万元。
二、经验成效
蔬菜保淡成本价格保险是就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可能遇到的价格风险而向农户提供保险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往政府定价收购返销菜的方式已与目前形势不相适应。淡季价格保险,是保障菜农利益和保护生产积极性的一种有益探索。行政管理、技术推广、农业保险和行业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为保护郊区菜农利益和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时段。价格保险的重点时段是“冬淡”和“夏淡”两个淡季,分别为12月15日至3月15日、6月15日至9月15日。二是突出重点品种。价格保险的重点品种是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夏淡”保险绿叶菜品种由“冬淡”时的1种增加至5种,包括青菜、鸡毛菜、杭白菜、米苋和生菜。三是突出重点基地。价格保险以规模化生产基地为重点,保障绿叶菜种植面积在“冬淡”稳定在10-12万亩,在“夏淡”稳定在12-15万亩。
(二)完善操作程序。价格保险理赔启动的依据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冬淡”时依据5家批发市场均价,“夏淡”时改为依据市统计局对零售市场监测的权威数据,并探索在启动理赔过程中考虑CPI上涨因素,保证了理赔的公正、公平和合理性。同时,坚持“见菜承保、上市理赔”,切实做到了四个“一”,即“一品、一户、一期、一单”分开投保,清单到户。
(三)提供保费支持。市级财政给予50%保费的专项补贴,各区县和乡镇结合各自情况,给予相应配套补贴。政府支持与个人投入相结合,投保菜农的投入不低于保费的10%。在减轻菜农经济负担的同时,让菜农承担部分保费,能有效地激发菜农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风险控制。
三、今后设想
(一)实行差异化的费率政策。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生产风险管控能力较好,生产销售具有计划和针对性,市场意识较强,风险较小,同时便于政策生产调控,因此,对产业化组织实施费率优惠,以鼓励蔬菜生产向组织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优化赔款流程。由于价格保险属于指数类保险,其理赔的处理相对较为简单,一旦出险,其出险面积和下跌程度是明确的,完全可以实现系统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赔付效率,将赔案处理时间缩短一半,从现在的10个工作日左右缩短为3-5个工作日。
(三)探索采集田头交易价。田头交易价是最直接反映菜农是否发生亏损的价格标准,但现有价格采集系统采集的市场批发价或零售价难以科学反映田头交易价的涨跌情况。因此,在现有价格采集系统基础上,市农委、市统计局和安信农保等部门联合,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县探索采集田头交易价,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价格保险的判断标准。
(四)适当延长“夏淡”和“冬淡”期间。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夏淡”和“冬淡”期间属于生产供应淡季,但从农户的角度来看,现有的“保淡”期间相对较短,仍然存在一定的“菜贱伤农”的风险。随着保淡期间的延长,菜农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有利于绿叶菜的生产,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