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亮点推介 > 信息统计与运行监控亮点

河北省统计、成本调查工作亮点介绍

日期: 2012-03-29 17:14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农业统计信息工作是为领导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信息依据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在引导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下面,就全省农业统计、成本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和一些做法向领导作一简要介绍。

  一、全省农业信息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农业部要求,每年及时制定并印发本省统计报表制度,组织11个地市、33个基点县开展全省农业信息统计工作,每年负责向农业部报送统计报表十四次,其中:定期报表六次;基点报表六次;全省农村基础资料分县卡片一套;统计年报表一套。结合上报数据,撰写多份分析预测材料,为领导及相关单位决策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农业基础数据信息和参考资料。具体做法有:一是根据农业部要求并结合自身需求,全省138个行政县,按照不低于20%比例,我省将统计基点县扩充为33个,基点县个数位居全国第二位。更大限度提高了基点覆盖面,增强了数据的全面性、代表性。二是强化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2009年成功组织全省11个地市及33个部级基点县参加全国农业金农系统培训班,为配合新系统上线,举办全省农业系统培训会,聘请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结合日常工作缺陷进行培训,加强日常与各地、各县工作交流联系,排解疑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逐步掌握系统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报表指标及计算公式,完成各类报表上报任务,保障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三是积极争取省财政地方资金支持。每年除及时向地方下达农业部统计调查经费外,积极争取省财政和相关农业部门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增加资金支持。通过争取项目等手段鼓励和帮助地方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增强基层工作积极性和信心,保障信息统计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四是注重加强与横向部门之间协作。除与地、市建立时时纵向沟通机制外,注重与横向部门如省统计局、物价局、粮食局等有关单位沟通合作,扩大沟通渠道,共享数据资源,在协作中逐步确立数据占有优势和地位,提高了部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为更好的指导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决策参考。五是以需求为导向,突出资源占有优势。在确保数据质量的质量基础上注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信息采集与分析相结合,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多份情况报告和预测分析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和领导决策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

  二、全省农业成本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农业部要求,针对本省调查主产品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五种大宗农产品成本组织全省7个成本基点县开展调查。2010年,根据新发展要求,将原有7个成本基点县扩充为9个,并增加苹果调查品种,按照农业部要求,增加苹果调查品种,将成本品种增至6种。通过不懈努力,全省成本数据质量较前大有改进,多次受到部领导认可与表扬。具体做法有:一是根据本省实际,科学设点,分配调查品种,分重点进行调查。针对本省种植特点,结合基点工作经验,科学选定有代表特色且便于开展调研和调查的基点县(市)作为重点,根据《农业部农产品成本调查报表制度》,制定符合实际基点县品种,提高了基层数据代表性和真实性。二是结合会议,以会代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热情。结合会议,给基点县设定内容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基层需求,征求意见和建议,增进了解,沟通感情,提高了基层业务水平,改进工作方法,也激发了工作热情。三是定期走访调研,结合调研成果,形成成本收益分析材料。通过基点走访调研,掌握调查品种生产、市场价格及收购相关信息,计算农民收益,通过调查农户填报情况,了解农民需求,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真实的一手资料。四是结合农业部表彰,省厅以通报、政务信息形式表彰工作优秀和突出的县(市),推广先进县工作经验和做法,激发了信息员工作热情。

                                         (河北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