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抗灾救灾恢复生产

农业部全面部署南方春季农业生产和高产创建工作

日期: 2008-02-29 14:33 作者: 梁宝忠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本网讯:2月28日,农业部在江苏南京召开南方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农业灾后生产恢复、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讲话时指出,今年春季农业生产是在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农业遭受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情况下展开的,起点高、任务重、困难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当前有五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灾害的滞后影响不可忽视。雨雪过后,小麦产区田间湿度加大,排水条件较差的麦田渍害将加重;水稻产区因油菜生育期可能推迟,水稻抢播、抢栽的任务更加繁重,灾后恢复生产受资金、劳力、技术短缺的严重制约。二是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不可忽视。与上年同期相比,各类农资产品市场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受运力不足、运费攀升、调剂困难的影响,局部地区生产资料供应出现紧缺。三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不可忽视。今年年景仍不容乐观,特别是近日南方气温大幅下降,增加了灾后恢复生产的难度,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威胁。随着气温回升,南方麦田由于湿度较大,预计病虫害发生流行的风险较大,部分麦田杂草可能偏重发生。四是粮食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不可忽视。近几年,由于农资价格上涨,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持续上涨,抵消了政策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粮食每亩实际收益呈下降趋势,种粮效益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五是放松粮食生产苗头的影响不可忽视。在粮食连年丰收以后,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倾向,关注的程度不如以前高,下的功夫不如以前大,投入的精力不如以前多,增加了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

  危朝安强调,今年是非常之年,必须要有非常的举措、非常的办法、非常的力度。抓好当前春季农业生产,要突出灾后生产恢复、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统筹安排灾后重建与生产恢复、灾区与非灾区生产、春季与全年农业生产,重点完成五项任务:一是搞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按照冬季损失春季补、面积损失单产补的原则,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救灾政策,鼓励农民积极抢种、补种、改种,尽快恢复损毁农业设施,加强预防次生灾害,切实搞好种子种苗调剂,加快油菜、小麦清沟理墒,抓紧完善蔬菜、果树良种繁育体系,力争上半年基本生产设施全部恢复,下半年生产能力恢复到灾前水平。二是千方百计夺取小麦丰收。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要重点抓好受冻小麦的恢复生长,做好排水降渍工作;黄淮海麦区、西北麦区要重点抓好晚播弱苗的升级转化;冬春麦混播区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适当恢复春小麦播种面积,实现以秋补夏。同时要密切关注灾后各类病虫和杂草发生趋势,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加强科学防治。力争全年小麦面积稳定在3.4亿亩左右,单产在去年基础上再提高1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小麦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大力恢复油料生产。积极扩大春油菜等春播油料作物面积,实现以春补冬;扩大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其它油料作物种植,确保食用植物油生产和供应。力争油料面积增加2000万亩以上,达到3.46亿亩以上(含大豆);亩产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35公斤;总产比今年增加7%以上,达到4700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四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紧紧抓住春播和夏播两个关键农时,通过落实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鼓励农民多种地、种好地,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和水稻“双改单”势头,稳定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5.9亿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力争总产超过上年。五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在稳定粮食、油料、棉花播种面积的同时,加快蔬菜和果树灾后恢复生产,推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种植业主要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实现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

  危朝安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一要狠抓政策落实。加快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补贴资金和农业救灾资金,继续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沃土工程,积极推动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二要强化项目监管。进一步完善良种补贴项目监管机制,对小麦、玉米、大豆良种补贴严格采取省级招标,实行专家品种推介制;对水稻、油菜补贴,通过农业部门的服务,努力提高补贴资金技术含量。要落实好农业救灾资金,切实将资金用在恢复油菜生产、种子种苗补贴、塑料大棚修复、良种繁育场建设等关键环节。三要加强农情调度。广泛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活动,准确掌握作物生长发育情况。针对今年苗情复杂,以及小麦等夏粮生产面临“倒春寒”、春旱、干热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及时制定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方案,分区域、分时段、分苗情、分墒情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四要搞好技术服务。强化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大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和水稻“一增四推”技术,不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免耕栽培等技术覆盖面。狠抓技术指导与培训,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五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各省要按照农业部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两迁”害虫和蝗虫防控预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主要病虫和重点区域,落实专家包片防治制度,加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在病虫防治关键季节,加大发生发展趋势的信息报送密度,做到关键时期五天一报或一天一报。六要加强防灾减灾。重点抓好低温冻害、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棉铃虫、蝗虫等病虫害的应急管理,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帮助灾区和病虫害重发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七要狠抓农资市场监管。各省要以落实农业部农药登记改革6个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重点,坚持一手抓农药登记管理,一手抓市场监管,加快建立网上监管平台和黑名单制度,扎实推进农药管理年活动,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期间农资供应。八要落实工作责任。农业部将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发展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工作督导和部领导生产联系点制度,对粮油生产实行行政人员分工包重点省的做法,积极探索推动粮食稳定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责任感,转变工作作风,围绕粮油生产中心工作,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抓好粮食面积工作措施落实。

  最后,危朝安特别强调,各地要扎实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高产创建是我国粮油生产工作思路的重大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寻找粮油稳定发展新的增长点,坚持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发展思路;要充分认识到高产创建是我国粮油生产发展的新途径,必须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要充分认识到高产创建是粮油生产的新举措,各级农业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集成技术、集约资源、集中力量,力求真正取得实效;要充分认识到高产创建是粮油生产的新平台,通过500个粮食高产示范点、100个油料示范点建设,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把示范点建设成为省长粮食负责制的联系点、农业部门的生产基地、产业化发展的示范区、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攻关田、农民现学现用的参观点。其次,各地要把高产创建作为确保粮食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作为农业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争取“五个一”落实到位。已经落实的省要细化方案,抓紧启动实施,率先取得成效;正在争取的省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沟通,确保政策不落空;还没有开展的省,要立即行动起来,抓紧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积极主动,确保工作不掉队。今年农业部开展的粮油工作都将与高产创建活动相结合,把高产创建作为评估各地粮油生产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作为重大粮油项目安排和全年粮食表彰的重要依据。第三,各地在落实“五个一”的基础上,一要展示一批优良品种,根据不同示范区土壤类型、气候特征、水肥条件,因地制宜确定优质、高产、高抗品种,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实现规模化种植;二要集成一套技术,对现有的成熟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重点推广水稻“一增四推”、玉米“一增四改”、小麦精播半精播、马铃薯脱毒、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旱作节水、免耕栽培等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进标准化生产;三要建立一支队伍,充分吸收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各方面力量,抓紧组建省、市、县各级高产创建活动专家指导组,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加强技术协作攻关,在关键农时深入示范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努力将专家产量变为示范区产量,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平衡增产;四要制作一块牌子,在每个示范点设立一块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产量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路线等内容,以便于农民观摩学习,扩大宣传影响;五要总结一种机制,制订有关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把高产创建作为政府、农业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协会、企业、专家、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做到既有生产实践,又有机制创新和理论探索,不断将高产创建活动推向深入。近期,农业部将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地了解“十个一”的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