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抗灾救灾恢复生产

安徽省防指办负责人就当前淮河防汛抗洪答记者问

日期: 2007-07-21 00:00 作者: 聂建春 来源:安徽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我省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流域性大洪水,当前,淮河防汛仍处于一级响应期,干流第三次洪峰正在通过我省境内。我省防汛抗洪究竟面临怎样的形势?为什么淮河干支流险情不断发生?为什么要启用荆山湖、姜唐湖行蓄洪区?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带着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昨晚采访了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

  问:当前淮河防汛抗洪形势如何?

  答:从时间上看,自7月3日,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以来,我省淮河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已持续了18天,并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天气上看,气象部门预报,7月19至21日淮河流域还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以后几天雨带一直在淮河流域摆动。

  从目前汛情看,淮河干流相继发生三次洪峰。特别是当前受淮河第三次洪峰和洪泽湖高水位顶托的共同影响,淮南以下水位超过第二次洪峰水位0.03至0.19米,并仍在继续上涨。

  从防守上看,随着高水位时间的持续,淮河各类堤防抗洪能力相对削弱,险情不断增加,防守难度日益增大。同时,沿淮广大军民已与洪水搏斗了18天。

  总体上,我省淮河进入一峰未平、一峰又起,峰峰相继、相互融合的拉锯阶段,抗洪抢险任务十分艰巨。

  问:第三次洪峰到了哪里,后续如何发展?

  答:淮河第三次洪峰,7月17日11时到达王家坝,洪峰水位28.95米;7月19日7时30分当洪峰临近正阳关时开启姜唐湖闸进洪,至19日19时10分关闭。姜唐湖第二次进洪量3200万立方米,正阳关水位止涨回落;淮南于19日15时出现洪峰,水位为23.72米;在淮河第三次洪峰向蚌埠推进时,荆山湖进洪闸于19日20时12分开启,经分析,将有效降低淮河蚌埠水位。

  问:7月11日姜唐湖蓄(行)洪区第一次启用后,为什么再次开闸进洪?

  答:根据汛情,省防指及时商淮河防总同意,于7月11日15时,姜唐湖蓄(行)洪区进洪闸、退水闸同时开启。进洪时正阳关水位26.39米,2小时后开始回落,连同其它行洪区,削减正阳关洪峰水位0.3米。随着正阳关水位回落至26.0米,分别于12日、13日关闭姜唐湖进洪闸、退洪闸。此次蓄洪时进洪2.1亿立方米。为了削减淮河干流正阳关河段第三次洪峰水位,减缓淮南、蚌埠河段的上涨幅度,减轻干堤和沿淮有关堤防防守压力。7月19日7时30分,经商淮河防总,省防指命令姜唐湖蓄(行)洪区退洪闸再次开闸进洪。开闸时,正阳关水位26.05米。两次进洪水量2.4亿立方米,还预留了5.2亿立方米的蓄滞容量。

  问:为什么启用荆山湖行洪区行洪?

  答:目前,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与颍河洪水、茨淮新河下泄的洪水相会合,使得淮南以下河段全面超过第二次洪峰水位0.03至0.19米,且仍在继续上涨。为迅速降低淮南及其以下河段水位,积极迎战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同时,荆山湖行洪区超规定运用水位时间长达9天,部分堤段靠子堤挡水,堤防抗洪能力减弱,近几日险情不断出现。鉴于当前淮河干流严峻的防汛形势,省防指经与淮河防总会商,决定启用荆山湖行洪。19日20时12分,荆山湖进洪闸开闸进洪。

  为充分做好荆山湖运用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省防指于7月12日下达区内人员转移通知,18日晚又下达紧急通知,要求蚌埠市组织力量,对区内可能滞留人员再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19日11时前全部撤至安全地区。

  鉴于淮河下段几个行洪区连续多日超行洪控制水位,险情频发,省防指同时要求蚌埠市、滁州市提前做好已经出现险情的临北段、香浮段、花园湖等行洪区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

  问:为什么淮河干支流堤防险情不断增多?

  答:我省淮河干流水位从6月30日开始起涨,先后经过三次洪水过程。7月9日以来,省境431公里淮河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王家坝至润河集以下100多公里河段一度超保证水位。由于淮河上游河道比降大,洪水来得快,中下游河道比降小,且受下游洪泽湖高水位顶托,我省境内淮河洪水下泄速度缓慢,水位居高不下。到7月20日,淮河干流已高水位运行18天,随着高水位的浸泡,大堤土壤水分饱和,土体粘聚力下降,抗剪、抗滑能力不断削弱。特别是淮南河段以下水位仍在缓涨,堤防承受的水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出现滑坡、渗水、管涌、崩岸、闸站漏水等险情。同时,由于淮河干流水位高,支流以及沿淮湖泊洪水来不及自排,抽排能力相对不足,致使支流和湖泊水位居高不下,不少支流堤防、内湖堤防水位超过堤顶,需要加筑子堤挡水,险情不断加重。截至18日15时,淮河干支流堤防共发生险情482处,比上一日增加7处。其中45处较大险情均发生在淮河支流堤防以及内湖堤防上,尚未发生重大险情。

  问:近期降雨对淮河防汛抗洪产生什么影响?

  答:根据气象预报,近期全省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淮河上游信阳等地有大雨到暴雨。新增降雨将延长淮河干流高水位的持续时间,如果遇到支流的洪水叠加,防汛抗洪压力更大、更艰巨。同时,沿淮淮北地区也将再次发生涝灾。

  问:当前防汛抗洪的工作重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当前防汛抗洪形势仍然严峻,确保淮河干堤堤防防洪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仍然是防汛抗洪各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和第一目标。当前的工作重点是:

  一是进一步强化淮河干堤和保庄圩堤防守,按照防汛一级响应的要求,加强巡堤查险,加大除险排险力度,确保万无一失。加强与部队的联系,现场备足抢险物料,发生重大险情,当地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抢险,同时及时协调部队支援抢险。

  二是进一步加强没有运用的行蓄洪区堤防防守,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对超行洪水位的行蓄洪区,加强防守,要确保人员安全。

  三是目前支流及内湖堤防的防守要服从于淮河干堤的防守,支流和内湖堤防防汛要做到不发生人员伤亡,不能水淹村庄、水淹房屋,尽最大可能减少农田受灾面积。

  四是加强水库防汛和山洪泥石流防御工作,进一步强化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一旦发生危急情况,立即组织风险区内群众转移,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

  五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排涝进度,为补种抢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