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各单位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农业部各单位根据部党组统一部署,按照“四明确一公开”的要求,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措施具体化,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
一、结合实际确定整改目标、措施和时限要求。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措施和时限要求。办公厅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注意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针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问题,梳理出探索规律、不断完善工作基本程序等八个方面27项整改重点项目,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方案中明确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的目标,起草并争取发布一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编制并争取启动实施一批农机化重大规划,制定一批工作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意见,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全年工作中。乡镇企业局立足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起点和城乡一体化的新高度,高标准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决定从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判断形势等八个方面54项措施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一整改落实。渔业局将八个方面64项整改措施逐项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并按2009年、2010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提出要求,当前重点抓好38个项目的整改落实。信息中心提出在整改落实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统筹兼顾、明确整改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努力做到抓深化、抓落实,看收获、见成效。
二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分析,查找症结,提出集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渔政指挥中心重点解决查摆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渔政管理体制与其承担的法定职责不相适应,渔政装备水平与客观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渔政执法人员素质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协调;专属经济区渔政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依法行政和科学发展要求,巡航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渔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渔业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要求,机关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搭建重点领域研究平台。筹划成立水产质量安全研究中心,专职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认证方面的政策、技术、风险评估、质量标准研究等工作,为政府宏观管理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为有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手段。中国农村杂志社提出以提高领导班子理论水平为根本,以打造人才队伍为依托,以解决职工实际问题为保障,以推进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为手段,统筹协调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整改思路和措施。南海区渔政局针对南海休渔制度同资源、生产不相适应等问题,初步拟定对南海休渔时间、范围进行适当调整;针对南海近海资源衰退严重等问题,通过渔民培训、政策扶持、柴油补贴等,鼓励和引导渔民赴外海生产,以缓解资源压力。
三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从推动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出发,注意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制度缺失、机制障碍等问题,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农药检定所提出健全部、省一体化工作运行机制,完善部、省工作联动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充分调动省所积极性,以及建立省部对口联系制度,同时开展省所管理和评审人员培训,确保《农药登记资料规定》等6项规定贯彻落实,以此调动部省两级工作积极性,提高农药登记管理水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主线,提出改进认证工作、加强监管工作、加强风险预警、完善标准体系、扩大品牌宣传、强化地方职责、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完善法律法规、推进人事改革、加强干部职工培训、改进工会工作、加强后勤管理等12项整改重点。以制定、修订标准和规章制度等为工作重心,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务求实效。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提出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管理机制,积极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实行人员竞争上岗,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等整改目标和措施,大力搞好制度化建设,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通过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搞好大课题攻关,力争出大成果;通过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常态的学术交流机制。农业贸易促进中心针对金融危机对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创新发展机制。提出近期和中长期要加强农业贸易谈判决策协调机制建设、贸易预警和贸易救济体系建设、农业贸易信息体系建设、贸易促进体系建设、资源整合和内部协调机制建设以及编制《全国农业进出口战略发展规划》等12个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的目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