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 > 最新动态

坚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努力开创农民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

日期: 2008-11-07 16:48 作者: 来源:农业部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10月24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北京举办中国农业与农民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全国政协、九三学社和有关部委领导、农民教育工作者及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深入研讨农业与农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问题,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我国农业与农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业与农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必须全面领会、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把农业与农民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王志珍强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应成为各部门承担农村教育发展及其基础性、实践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的平台,执行推动农村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重要任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总结成绩和经验,探讨农业与农民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主题报告中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创新我国农业与农民教育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城乡、整合资源、营造环境,不断开创农村教育事业新局面。一是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强化共建、共享、共用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合作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业行业部门的指导力度,研究出台更具体、更有利于农业与农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围绕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产业、分品种培养专门人才,做到人才培养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家庭经营和自主创业相结合。三是将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为农民提供丰富、管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的多元化学习需要。四是准确把握农民需求特点,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下沉办学重心,把教育培训办到乡村、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去,就地取材就地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五是注重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农业和农民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农业与农民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农业与农民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广大农民满意的教育。

  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梁田庚在发言中指出,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对于繁荣我国农业与农民教育事业非常关键、十分重要。要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快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培养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全方位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健康成长。要扎实抓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培养选拔项目,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物,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要继续推进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全国农业高技能人才鉴定体系建设项目,强化农业技能型人才培训鉴定基地建设。

  会议由农业部原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洪绂曾主持。九三学社中央顾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郭向远,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教育中介机构工作委员会会长王庆林和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会长郝铁生出席成立大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李小云等,分别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和主旨发言。

  为切实搞好这次论坛的成果转化,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项目工程为抓手,调整职能、理顺关系,统筹安排编制产业技术农民培训大纲、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体系建设和条件建设、大力开发教学媒体资源等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努力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