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击寒潮暴雪 抓好冬春生产 确保市场供应

北京13个工作组深入区县指导减灾

日期: 2010-01-07 10:05 作者: 李锐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1月2日至3日,北京地区出现了30年来最大的降雪。1月2日下午,北京市农委、市农业局向各郊区县农业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防雪抗寒工作切实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区县高度重视防雪抗寒工作,科学制定防御方案,狠抓防御措施的落实,强化工作督导和技术服务,积极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强信息沟通与联络。降雪过程中,市农委、市农业局领导全天值班,进入应急状态。1月3日,北京市农委、市农业局又下发了《关于应对本次降雪天气,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班子成员组织13个工作组在降雪时深入区县,查看灾情,指导减灾工作。

  据各区县上报及农业政策性保险报灾情况,顺义、房山、丰台3个区县8个乡镇的430亩温室大棚不同程度受损,初步估损105万元。目前看,此次降雪直接造成的灾害较小,但持续低温可能造成后续灾害损失。另外,据1日~3日对全市八大批发市场监测显示,蔬菜上市量没有明显减少,价格有所上升,其中番茄、芹菜、小白菜价格升幅超过15%。肉禽蛋供应量和价格运行平稳,与降雪前相比价格变化不大。淡水鱼供应量有所下降,价格变化不大。

  针对近期持续降雪降温的情况,北京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后续灾害。一是组织技术队伍和专家深入一线指导防灾工作,并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强培训,提高农民抵御持续低温的认识和能力。二是协调农业保险公司按照北京保监局、北京市农委《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操作流程》,做好定损理赔,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同时,完善并落实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确保鲜活农产品供应,加强对农业灾后的生产指导;与气象部门联动,形成灾害天气信息快速通报与会商机制;改进设施农业建设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分析首都市场供应需求信息,确保应急情况的农产品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