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家“会诊”小麦旱情
2月6日,郓城县张营乡殷村的麦田里,来了省农科院指导科学抗旱的专家组。专家们仔细观察苗情,用仪器测量土壤水分含量,并根据小麦受旱程度和苗情,分类提出春管建议。
面对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情,山东省农科院及时对春季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迅速成立专家组,分赴全省小麦主产区和重灾区指导抗旱救灾。此外,省农科院专家还通过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专家热线解答农民提出的生产难题,指导科学抗旱,并就抗旱工作进展情况向农业部进行每日一报,为农业部指导全国抗旱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山东省农科院专家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指出了造成今年罕见小麦旱情的主要原因:一是入冬以来缺乏有效降雨;二是部分麦田整地及播种质量不高,如部分秸秆还田旋耕地块由于未实施镇压、浇水等措施,造成土壤疏松,失水快、旱情重;三是部分麦田未浇越冬水,一些地方群众对小麦越冬水重视不够,还有的地方因水源不足,浇不上水;四是冬季低温且持续时间长,造成部分麦苗产生冻害,加剧了灾情发展,特别是播种较晚的棉田弱苗或由于播种较深形成的弱苗,旱、冻交加而受灾;五是部分品种选择不当,部分品种抗冻、抗旱性差。
针对当前山东省严峻旱情,专家建议:对于重旱地块和三类麦田应采取一切办法尽早浇救命水,并结合浇水补施尿素每亩10公斤左右。尽量做到不积水,以免突然大幅度降温造成冻害。浇水后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保墒增温。旱情一般和一类麦田暂时不要浇水,目前浇水可造成麦苗旺长,并同重旱地块争夺有限的水资源,加剧整体旱情发展。对于苗情较好地块已浇水的,要采取措施防止旺长。对旱情严重的秸秆还田地块,实在无法浇水的,可采取措施进行镇压保墒,减少因气温回暖至15℃以上时造成更严重死苗。专家们还提醒,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麦田返青,杂草萌动,应及时作好田间除草工作。对于浇水旺长地块,注意湿度增加导致的纹枯病等小麦病害发生。此外,尽管2月7日至8日,全省出现普遍降雨,对缓解旱情十分有利,但是对于重旱地块仍需浇水,对其余地块要及时保墒。
相关新闻
- 大庆市让胡路区完成2010年抗旱保收田建设工作 2010-05-26
- 甘南县农民抗旱备耕意识强 2010-05-07
- 贵州15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2010-05-04
- 巧家县农业局八项措施抗旱促春耕 2010-04-16
- 广西农业厅向特旱区受灾农民赠送“抗旱种子”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