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抗大旱 促春管 夺丰收 > 技术指导

山东农业专家:第一位是浇水保苗

日期: 2009-02-09 16:31 作者: 刘观浦 杨宇 张海峰 来源:大众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7日夜间到8日,山东等干旱区将迎来一次小雨

  遭遇30年不遇的旱情,山东省农业专家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有关专家建议,针对当前小麦严重旱情,要想有个好收成,春季田间的科学管理非常关键。

  农业部小麦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董树亭,农业专家王振林、宁堂原、米庆华、田奇卓、董庆裕等组成的专家组,分三路奔赴聊城、枣庄、德州,实地察看受灾情况,现场指导小麦抗旱和春季田间管理。山东农业大学还组织果树、蔬菜相关专家分别到苹果和蔬菜产区,开展科技培训和抗旱服务活动。

  专家分析,当前造成麦田三类苗和干死苗的原因:一是悬空苗(旋耕播种没镇压);二是坷垃苗(整地不好,坷垃大,透风撒气);三是没浇越冬水。凡是农田基础设施好、栽培技术到位、 旋耕镇压、深翻播种、浇越冬水的麦田,基本不受干旱影响。对干旱麦田,保苗浇水是第一位的,要根据麦田长势长相和种植基础,本着看天、看地、看苗情的原则,分类管理。目前,重点管好每亩少于45万株的三类麦田,浇水施肥同时进行,保冬蘖,促春蘖;对每亩45万至65万株的二类麦田,要在三月上旬起身期管理,浇水施肥,促成大穗;对每亩65万至80万株的一类麦田,以控为主,氮肥后移,在三月底四月初拔节期浇水管理,防止倒伏。往年这个时候,小麦长势较好,要以控为主;今年由于受旱情等因素影响,小麦群体普遍偏小,长势偏弱,要以促为主。对长势弱、群体少于45 万株的三类麦田,要抓住黄河放水的大好时机立即浇水;浇水时间一定要趁中午气温高的时候,以防发生冻害;浇水的同时,每亩施5至 7.5公斤尿素,对浇过水的麦田,及时划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