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百色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两位数增长

日期: 2010-02-12 00:00 作者: 黄兖隆 来源:广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09年,百色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同比增长10%,连续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水果蔬菜助农增收大,农民人均分别增收210元、132.9元。这是该市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开发秋冬菜种植的结果。

  “优果”工程助农增收

  数字水果: 该年我市水果种植220.28 万亩,产值达7.08亿元,其中新种水果8.2万亩,实现标准化生产85.6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1%,优质果率74.9%,水果助农人均增收210元。

  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各县(区)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纷纷引进水果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如,右江区引进油桃、春橙、春甜桔,田阳、田东县引进红龙芒、红玉芒,平果、德保县引进春甜桔、红肉脐橙、塔罗科血橙,西林县引进贡柑等20多个新品种种植;建成柑桔、芒果、猕猴桃无病毒苗木繁育项目基地,育苗逐步向专业化、企业化、基地化方式转变。在新种水果上,引进优质柑桔1.8万亩,优质芒果1.1万亩,优质香蕉3.5万亩,优质时令水果1.2万亩;抓好“三避”技术和无公害新技术推广应用,完成水果套袋面积8.73万亩;稳步推进百万亩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完成优质水果基地建设67.09万亩。

  各县(区)财政积极支持,共投入资金650多万元,用于苗木的补助、示范园的建设、新品种的引进、技术培训、宣传等。利用“百万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多次开展芒果、香蕉、柑桔、葡萄等技术咨询和培训活动,全市共开展水果技术培训295期,受训人数11.01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9.5万份。

  秋冬菜开发形成特色产业

  数字秋冬菜:去年该市秋冬菜种植271.66万亩,产值29亿元,其中新增秋冬菜83.23万亩,消灭冬闲田撂荒地83.23万亩,农民从秋冬菜产业人均增收132.9元。

  掀起开发秋冬菜热潮。组织1.1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 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产业,狠抓示范样板建设,努力推广“稻-菜-菜”等一年三熟、四熟制农田等种植模式。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资11.4亿元,实现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62个、百亩连片以上的秋冬种开发示范片76片,推广秋冬作物间套种67.66万亩。

  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引进经济能人从事秋冬季农业开发。田东县积极写好能人带动文章,鼓励本地、外地能人承包土地连片种植秋冬菜,四川老板邓传红到英和村种植辣椒1000亩,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户生产积极性。去年我市通过土地流转开发秋冬菜面积共23.6万亩。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开发秋冬菜。

  以“农事村办”、“农家课堂”和 送科技下乡村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发秋冬菜。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派出工作人员2.34万人次,举办秋冬菜种植专题培训4142期23.88万人次,发放技术书籍2.23万册,赠送支农物资1514吨,有效地促进了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百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