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大田乡笋竹流通协会搭起农民致富桥

日期: 2009-09-16 00:00 作者: 来源:福建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泰宁县大田乡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笋竹产业,在培育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新成立的笋竹流通协会为农民通向市场搭建起桥梁,拓宽了农民增收之路。

  大田乡自然资源丰富,有竹山面积4.6万亩。过去由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深加工和多种经营,竹业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大片竹山只换来村民们口袋里可怜的几个“零花钱”。为引导竹农依靠科技致富,乡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通过抓基地建设,实施高效经营,调整竹林结构,目前全乡已形成了万亩竹林丰产示范带。为了帮助竹农们能及时把鲜笋、笋干销售出去,在引导农户闯市场的同时,乡里以“理事会—会员小组—会员—会员联系户”的模式,成立了农民笋竹流通协会,现有理事会成员7人,协会会员116人,注册资金60万元。

  在协会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作下,目前全乡笋、竹制品加工厂发展到30余家,年可产笋干2200吨、清水笋1500吨、金丝笋600吨,解决就业人员1200余人。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今年大田乡在全县又率先成立林农担保公司。目前,公司有股东25人,注册资本600万元,已为20余名农民笋竹流通协会会员解决了1800余万元发展资金。村民们通过笋竹流通协会销售的鲜笋、笋干达6000多吨,远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大中城市。如今,这里万亩竹山成了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