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熟了 腰包鼓了 农家乐了
“今年到现在,我已经卖桃收入一万多元了。”8月4日,米脂县印斗镇马家铺村支部书记申军财一边采摘“五月鲜”鲜桃,一边告诉记者。他家种植15亩桃树,今年最好的桃子每公斤6元,平均也卖4元,仅此一项预计能收入2.4万元。在马家铺村,像申军财这样的桃农有近100户。
位于米脂县城以东的马家铺村,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桃树,至今已经有20多年历史。近年来,该村按照市场需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针对全村青壮年劳力大多输出的现状,利用全村栽种桃树的有利条件,瞅准了发展桃子这一产业,在村“两委”班子的指导和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将原有的杏树、沙桃树和毛桃树进行嫁接、改良,并先后从杨凌、省科技试验站引进“五月鲜”、“沙红桃”、“蜜香”等,分早、中、晚熟优质桃树品种16个。经过科学管理,分期分批错时挂果,在不同时间生产出成熟的桃子,使果实延期上市,提高效益。目前该村栽种桃树面积达1400亩,去年产桃30万公斤,收入近90万元,今年预计产桃40万公斤,采摘销售期达3个月之久,收入有望超过100万元,桃子已占农业总收入近70%,成为“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提高桃子品质,马家铺村实施了绿色无公害战略,狠抓桃园规范化管理,并先后邀请县果桑办高级农艺专家李生光等人,通过开展培训、实地指导等方法,培训桃农70多户,以提高桃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坚持用羊粪、鸡粪等农家无机肥给桃树施肥,马家铺生产的桃子具有个大、质优、皮薄、色泽艳丽、肉质细腻、果味甘甜等特点,成为亲友之间馈赠的佳品。桃子远销内蒙古、延安、山西等地,已成为米脂的品牌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做大做强桃产业,马家铺村成立了桃产业合作社,该镇领导、社员还与市政、工商等部门协调,在该县县城为马家铺桃子开辟了专用销售绿色通道,大力提高桃子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水平。强化宣传,该村在去年5月份制作了以“马家铺桃”为标识的果品包装箱后,桃子平均每公斤由3元提高到每公斤6元,桃农收入翻番,而且销路由县内拓展到市内省外,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左右,这样不仅解决了生产包装问题,而且树立了品牌,创立了形象,增加了桃农收入。

提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