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红芽芋合作社助芋农增收
连日来,铅山县紫溪乡柏畈村芋农孔新福显得格外高兴。原来,他在当地红芽芋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种植的6亩多红芽芋全部以每公斤3元的历史高价销往上海、浙江等地,仅此一项就实现纯收入2万多元。近年来,该县积极搭建芋农与市场桥梁,通过扶持红芽芋流通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抱“团”闯市场,组“军”抓商机,促进芋农增收致富。目前,该县红芽芋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0家,联系芋农2000多户,户均增加纯收入超过2000元。
红芽芋是铅山的一张名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以往,为了争抢好市价,芋农、运销户各自为战,一窝蜂似的涌入上海、广州等市场,造成红芽芋滥价,红芽芋销量高利润却很低,有些芋农连种植成本都保不住。不少上海市民还纳闷地问:“上海的蔬菜价格年年涨,而铅山红芽芋价格却年年跌,难道你们种植不需要成本吗?”为改变这一情况,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去年7月1日,铅山县红芽芋农村合作社正式成立。红芽芋农村合作社充分发挥集体作战优势,实行收购——运输——接货——销售一条龙服务,并派专人常驻省外,及时了解红芽芋销售价格、成交数量、销售趋势及相关信息。有了合作社这个市场“红娘”,铅山红芽芋不仅在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落地不沾灰,价格也直线上涨,今年每公斤售价创造了历史最高的3元,芋农亩可多增收2000余元。
铅山红芽芋能卖上好价钱,除了红芽芋农村合作社功不可没外,注重产品包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往,该县芋农们只是简单的将红芽芋装入麻袋后运往外地销售。“一斤芋头二两泥,缺少包装没品位。”铅山红芽芋在外地成了“地摊货”。芋农们为此吃了不少苦头,经常出现高产量低收入的现象。为改变这一格局,该县专门到上海请了家广告公司,为红芽芋设计了精美“嫁衣”,并根据市场需求,将红芽芋按照大、中、小等级分类包装销售。紫溪乡红芽芋种植大户童伟亮感慨地说:“着上新‘嫁衣’的红芽芋在市场上成了‘香饽饽’,不仅成功闯进了外地超市,还被人们作为礼品相互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