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民致富的道路铺在家门口
“公路不通、招商落空、公路不畅、致富无望”、“小路小富、大路大富、无路不富”……,在杭锦后旗,随处可见的公路建设宣传口号让人感受到建设公路的浪潮席卷而来,而杭后交通局把修好农民致富最后一公里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主题来抓,2009年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里程132公里,为杭后延长通村油路又续写下辉煌的一笔。
在采访中,三道桥澄泥村的李维勇告诉记者,去年全村瓜菜种植面积有2400多亩,因为修好了油路,全部适时卖上了好价钱,今年,澄泥村把一半以上的地种了瓜菜,3000多亩呢,依靠修好的油路,农民在瓜菜产业上准备大捞一把。
这是杭后大力建设通村油路给农民带来实惠的一个缩影,也是杭后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的有力见证。
2002年之前,杭后村与村之间没有一条油路,砂石路仅占4%,路况差,断头多,行车难,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有的地区因路难行还出现了农副产品卖难现象。为了解决农民行路难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杭后全面实施“村村通”工程,决定把油路一定要修到农民的家门口。当年,蛮会镇公益渠村15.5公里通村油路的修建成功,掀开了杭后“村村通”工程的帷幕。2005杭后投资3825万元修建乡村油路,为“村村通”描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年共完成50公里的通村小油路,陕坝镇周边村、三道桥顺利村、满会镇和胜村通油路。
村村通,把致富的道路修在家门口,是杭后30万农民迫切盼望的事情,也是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农村的需要,为了把这个民心工程做实、做亮、做出成效来,杭后把乡村油路建设作为全旗“十件实事”之一来抓,千方百计立项目、引资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发动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特别是在政府的拉动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基础上,又撬动起褡裢社会资金,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杭后农村公路的建设中来,河套酒业集团董事长张庆义捐款30万元,为家乡黎一村修建9公里小油路、内蒙古正根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旺在家乡胜利村修小油路时捐10万元、临河宏志红十字会齐军在家乡黎二村修小油路时捐3万多元……,涓涓细流汇江海,企业家回报家乡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杭后修建要村村通油路的决心和信心。
惠及“村村通”工程的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路好走、粮好卖的甜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快速拉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距离,特色产业迅速崛起,“一镇多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在四通八达的乡村油路支撑下逐步形成,靠路生财、借路致富的农民比比皆是:三道桥镇的两瓜两菜种植面积随镇内油路里程的增多在增多,二道桥镇的农副产品流通户也随路的延伸而向偏远村社延伸,去年启动的“杭后一日游”,也因路的畅通而增加了更新的内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后已建成村村通油路256公里,全旗60%行政村通上了油路。在“十一”五期间,坚决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投资9.32亿元,其中,完成通村四级油路942公里,完成通村四级砂石路804公里,力争到2010年“村村通”工程全部完成,让全旗30万农民全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