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品牌合作社”成了高青增收“金招牌”

日期: 2009-05-22 11:00 作者: 刘恒波 张卫国 杨洪永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19日,山东省高青县民兴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这已是该县第31个合作社。为让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真正实现增产增收,近年来,该县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实现一社一品、一社一牌。目前依托合作社,该县有13个地域瓜菜品种获无公害农产品认定、5个瓜菜品种6.3万亩基地获绿色食品认证、5个淡水鱼品种8000亩基地获有机食品认证、“高青大米”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认定、唐坊万亩蜜桃基地创建为国家级标准化果品种植基地。“品牌合作社”,正在成为高青农民增收的“金招牌”。

  品牌特色:挖掘优势拓市场

  “我的棚8分来地,专门种植“寨子”牌甜柿子,今年最少产10吨西红柿,纯挣三五万元不成问题,是合作社让我发了品牌西红柿的财。“新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李振勇说。

  高青县田镇镇司管村、寨子村一带地理位置独特、黄河水浇条件便利,种植的西红柿个头适中、饱满、甜爽。合作社负责人李新村说:“现在市场上每斤西红柿1块多,而咱们的要卖到3块多,一个棚顶人家2个。但合作社成立之前效益没有这么好。那时候,价格是让外地商贩控制,压得很低,好货无好价。”为把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西红柿品种推销出去,2007年8月李新村牵头成立了新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给西红柿注册了“寨子”牌“商标,并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为提高种植技术,定期请省市专家来合作社种植基地指导种植,严格推行了绿色食品番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社员基地生产及田间管理档案,推广了秸秆反应堆技术和食用菌肥种植技术和每年七月、八月高温期闷棚杀毒技术,建立了高标准蔬菜检测室,严格产品检测。目前,该合作社以寨子村为核心区域,建成了绿色西红柿标准化基地1000亩,所产的“寨子”牌甜柿子被评为“淄博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远销安徽、北京、济南等地。

  品牌信誉:联合担保扩规模

  这几天,高青县通威养猪专业合作社社员翟现京非常忙,他刚通过合作社贷了20万元,正准备把猪场扩大到500头。“我养猪已经8年了,以前最多时养到100头,要是没有合作社撑腰,一次养500头说啥也不敢想。”

  养猪资金需求大、周转快。按照今年的价格,养殖100头育肥猪,从购仔猪到育肥需20万元,养殖户仅靠自身积累很难实现规模扩张。为提高养猪的规模效益,合作社在县农委的帮助下,成立了通威担保公司,与农业银行、通威饲料公司合作,今年计划集体为社员办理低息贷款500余万元,现已到位200多万元。为确保专款专用,社员不见现金,贷款被直接打入惠农卡,由合作社保管,社员只能用贷款购买通威饲料。“在这种合作社贷款模式中,银行减轻了风险,通威饲料扩大了销量,社员获得了资金支持,实现了银行、饲料公司、社员的‘三赢’。”县农委主任张吉河说。目前,该合作社社员已达200户,月出栏生猪2千头,年出栏肥猪2.5万头以上,预计今年社员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

  品牌安全:健康养殖标准化

  在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高青鲁青渔业专业合作社的20万公斤“大芦湖”牌生态鱼供应北京市场。运动会期间,国家农业部指定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该合作社的水产养殖环境、水质、饲料、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检测,全部合格。“这得益于近年来合作社推行的健康养殖新理念。”高青鲁青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敬华说。

  为破解多年来农民在水产养殖中出现的品种单一、老化、质量下降等问题,2006年3月由水产养殖大户李敬华牵头成立了淄博市首个农(渔)民专业合作社———高青县鲁青渔业专业合作社,致力于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提升水产养殖产品品质,合作社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合作,建成山东省罗非鱼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了罗非鱼的绿色、无公害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5个品种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认证;草鱼、鲤鱼、鲢鱼、鳙鱼、鲫鱼等5个品种获得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成功注册了“大芦湖”牌水产品商标。为普及健康养殖理念,合作社建立了“李长奇万亩健康养殖示范区”,与北京三安生物科学研究院合作,按照“三安“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三安公司免费提供三安生物养殖水环境净化剂、水生动物饲料添加剂、生物渔药、生物制剂和技术培训,并与社员签订保护价回收合同,使社员实现了水产养殖零风险。目前,高青县正在依托鲁青渔业合作社,进行“大芦湖”牌绿色水产品基地建设,在赵店建设面积3500亩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使基地水产品产量达到2200吨,并全部获得绿色食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