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乡间涌动“科技潮”

日期: 2009-05-20 09:44 作者: 陈静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4月24日,山东省平原县张华镇政府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新兴生态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和保持垫床60%以上湿度的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质,猪通过拱食,可节省精饲料15%~20%。”来自省畜牧局的养殖专家正在认真地介绍生态养猪法,台下260余名养猪户认真地聆听着,有人还不时地做着记录。———这是该镇引导农民科技致富的一个普通镜头。

  近年来,平原县张华镇一直把科技致富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向科技要效益”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话,该镇涌起一股“科技潮”。

  科技大棚赚头大

  该镇何庙村村民刘洪军是远近闻名的“科技能人”,他一个人种了6个蔬菜大棚,分别种了西瓜、豆角、黄瓜、西葫芦,他的大棚年收入达十几万元。“这都是沾了科学技术的光,俺利用村里的远程教育网络、镇上的培训班、报纸等不断地学习,有啥新技术俺就先试试,时间长了,还真摸出不少门道!”同样一个大棚,老刘能轮种三种作物,而且互不影响,还拥有全自动卷帘机、三层薄膜覆盖育苗等一系列大棚种植新技术。靠科技带动,仅2008年全镇新上蔬菜大棚200个,蔬菜大棚户都喜获丰收,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配方施肥好处多

  在该镇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里,姚庄村村民姚甲学正在地里给麦苗施肥。“以前,这一季下来,俺这块地得用一袋二铵,两袋氢铵,苗还不壮,这不,人家技术员给咱测土,咱也施上了配方肥,两袋有机肥都解决了,庄稼缺啥咱补啥,省钱还养苗!你们看今年的麦子长得多好啊!”平原县张华镇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从田间试验、土壤测试、配方设计等环节上都派专人监督落实,确保这一惠农政策落到实处。2008年,该镇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实行了配方施肥,亩均增收200元左右,农民尝到了节支增收甜头。2009年,该镇3万余亩返青小麦全部采用了配方施肥。

  珍稀蘑菇效益高

  笔者见到该镇“食用菌大王”董长春的时候,他正在自己投资100余万元兴建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小心地教工人采摘鲜菇。“这白灵菇可娇贵着呢,从环境质量控制到科学用药用肥都有讲究,技术含量高,每斤能卖30到40块钱。这小蘑菇可是我的‘摇钱树’啊!”董经理打趣地说。董长春栽培蘑菇已经有十二年的历史了,一开始他是养平菇,靠规模取胜挣钱;近几年,珍稀食用菌价格一路上涨,他又钻研起了科学技术,白灵菇、鸡腿菇等珍稀品种纷纷试种成功,并实现了规模化栽培,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鲜菇让董长春赚了个盆满钵盈,他的“鲁春牌蘑菇宴”更是远近闻名。在他的带动下,该镇高沟村李振江等二十余户农民也依靠科学栽培蘑菇走上了致富路,许多农民也建起了蘑菇基地和加工车间。依靠科学技术,张华镇农民发了蘑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