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特色产业绘就农民增收蓝图
暮春时节,万木葱茏、桃红柳绿。放眼洛南农村,只见猪圈里的猪儿长的膘肥体壮,田野里农民们忙着假植烟苗、嫁接桑树、科管核桃,还有那漫山遍野黄灿灿的连翘花点缀着山谷沟涧……此景绘就了一幅洛南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美好画卷。2008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2402元,较往年增长30.26%。
近年来,洛南县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实行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建设三轮驱动,着力培育亿元农业产业集群,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围绕打造洛猪、洛桑、洛果、洛烟、洛药等品牌,生猪产业上突出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规模养殖和无公害生产,蚕桑产业、核桃产业和烤烟产业要改良品种、扩大规模,药材产业要注重订单生产及野生管护,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努力使畜牧业产值突破10亿元,烤烟产值过2亿元,桑、果、药分别超亿元。日前,该县启动了县直单位、重点企业包村工作,为130个县直部门、重点企业确定包扶对象,共抽调县直部门和重点企业干部职工89人下乡包村抓特色产业开发、促农民增收。
按照建基地、拉产业、鼓钱袋子的发展思路,该县目前发展生猪、蚕桑、核桃、烤烟、药材等主导产业重点乡镇76个、专业村210个,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实现土地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该县今年将筹措1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组建产业信贷担保公司,扶持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升级,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目前,嘉鸿公司年1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九洲公司1600绪缫丝厂已完成了征地、环评、立项工作,成华工贸公司3万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项目已完成技术论证,飞鹏公司3000吨核桃油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县上还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专卖、网络销售,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人队伍,搞活了农产品流通。目前该县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个,其中有17个已转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解决了群众农产品难卖问题。
围绕打造“洛军”劳务品牌,该县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强化劳务信息服务,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在全国建立相对集中的10个劳务输出基地和100个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对口企业。同时,不断加大“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今年初,县上制定了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领农民外出务工的暂行办法,动员鼓励干部走出机关带领农民工外出务工,力保劳务每年稳定输出10万人,人均收入6000元。同时,该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在生产的广度深度中增加就业容量,吸纳转移更多的农民到企业就业。狠抓商榆高速公路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快老君山、抚龙湖旅游风景区的“农家乐”建设力度,拓宽农民依托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增加收入的渠道。同时该县制定了扶持农民工创业13项优惠政策,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