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岐山:形成农民多元化增收格局

日期: 2009-01-07 00:00 作者: 来源:陕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岐山县是全国500个粮油基地县之一。今年以来,岐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全县形成了农民多元化的增收格局,促进农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据县上一份资料显示,1—9月,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9.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农民现金收入达到3706.53元,增长31%,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农业资源特点,岐山县优先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优粮、强畜、促果、特经”的基本思路,突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在全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随着农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西瓜、辣椒、猕猴桃、苹果、油桃等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今年喜获丰收。在农业内部,经济作物产值比重已达50%以上,超过粮食作物。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和粮食丰产,使粮农、果农、苗农、菜农均从结构调整中受益。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全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1387.11元,比上年同期净增加435.23元,增长45.7%,全县农民从事第一产业收入人均915.47元,比上年同期净增430.59元,增长88.8%。全县种植优质专用小麦35万亩,占到小麦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

  围绕发展养殖业,以小区、大户、专业村为主要形式,突出发展肉奶畜、良种猪禽和特色养殖,推行规模经营,重点抓好青化康华牧业、祝家庄附马庄生猪等养殖小区建设,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75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2%,畜牧业收入占全县农民收入的6%,5万多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脱贫致富。在特经发展上,县上坚持“走特色路、打绿色牌”,突出发展绿色、无公害特色经济作物。全县建成枣林镇5000亩澳洲青苹、安乐镇6000亩优质猕猴桃、祝家庄镇1万亩示范苹果等优质果品基地,形成了以马江、青化镇为重点的5.5万亩辣椒基地和4万亩城镇精细菜基地,进一步为增收积蓄后劲。

  同时,岐山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从政策、资金、优化环境等方面进一步重点扶持方便面、挂面、食醋、食用油等龙头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实现农产品多渠道转化,多层次增值。引进沐林蔬菜加工、联达辣椒加工销售等一批新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提升华祥公司、蒲村乳品厂等一批原有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91户,从业人员1.3万人,带动3万余农户增收致富。仅农副产品加工一项,使农民年人均收入可达200元以上。

  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成为岐山农民增收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一号文件下发,岐山县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等相关配套文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让广大农民切实从党的惠农政策中受益。据了解,从2005年国家全面取消农林特产税后,全县每年为农民减负1200余万元,农民人均从中受益34元。中央实行惠农直补政策后,仅今年全县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3125万元,亩均直补61元,户均312.5元,全县农民人均从惠农补贴中直接受益83.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