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伊农网”成为农民致富“千里眼”

日期: 2008-12-17 14:26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蔬菜、水果等农作物遇到病虫害时,农民上网点击信息网站——“伊农网”,所遇到的难题大都迎刃而解;农产品等其他商品出现销售难题时,农民上网发布供求信息,问题即有望得到解决……如今在伊春农村,闲暇时到“伊农网”查阅生产管理技术资料、销售农产品已成为伊春农民的一种时尚,“伊农网”已经成为了农民了解市场行情的“千里眼”。

  据了解,伊春市自2001年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信息网络延伸速度加快,信息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网络功能全面拓展,信息服务作用日益显现。目前,“伊农网”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以“中国黑木耳网”、“中国伊春农产品网上大市场”等为代表的“伊农网站群”基本形成,先进的12316“三农”热线服务系统建成并有效运行,为促进伊春市的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伊农网”步入中国农业网站100强,荣获“最具成长网站”称号。

  “伊农网”先后经历了四次系统升级和改版,2003年网站由原“伊春农业信息网”更名为“伊农网”,2006年12月推出第四版。新版“伊农网”设有资讯、行业、科教、商务、服务、政务6大平台,46个行业频道,192个二级栏目,216个三级栏目,形成了农、林、牧、水等多学科、多行业、全方位、多视角的具有公益性、权威性的大型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目前,随着“伊农网”网站的不断发展,网站人气日益上升,日点击率由初期的2000多人次上升到现在的日均3万人次,截至目前,“伊农网”累计点击率已突破1800万人次。

  打造“伊农网站群” 发挥商务服务功能

  近年来,伊春市在打造“伊农网”品牌同时,十分注重以“伊农网”为核心,并由若干专业子网为支撑,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站群”建设。目前,以“中国伊春农产品网上大市场”、“中国黑木耳网”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网站群体基本形成。这些网站有独立的域名,既可在“伊农网”下作为子网运行,也可在互联网上作为一级网站独立运行。

  ----成立“中国伊春农产品网上大市场”。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商务服务功能,“伊农网”自主开发了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搭建了“中国伊春农产品网上大市场”,并于2007年2月12日正式开通运行。该市场根据伊春市实际,按标准化分类,设有10个市场专区,28大类,156个品种。栏目设置产品大厅、会员大厅、精品超市、产地市场、价格信息、市场行情、网上招商、企业推荐、产品推荐、经纪人推荐、品牌推荐、合作组织及专业大户推荐等14个一级栏目。同时,建立了企业、产品、供求等八大商务数据库。该市场集成了国内商务网站除网上结算以外的全部功能,如企业网页的生成、产品信息的发布、商品信息查询、网上定单的管理等。该市场试运行以来,不但成为展示企业形象、推介产品的商务平台,也是强化农业部门相关业务工作的重要管理系统。“中国伊春农产品网上大市场”具有供求信息发布、企业形象展示、产品信息查询、信息分类检索、网上订单管理、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网上大市场共设有产品大厅、会员大厅、精品超市、产地市场、价格信息、市场行情、网上招商等14个一级栏目,10个市场专区,34大类,215个品种。主要特点是为涉农企业、经纪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等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户,在网上提供了自己的门店,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使更多的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能更方便地相互联系。现网上大市场已入驻企业等会员870个,展销产品1010个。一年来,伊春市各地涉农企业、经纪人、农民和务农职工通过“中国伊春农产品网上大市场”共销售各种农产品6764吨(另有林蛙10万只,本地鸡4200只,肉鸡10万只),总销售额5473万元,增加收入799万元。

  ----“中国黑木耳网”是由伊春市农业委员会、伊春市绿色食品协会、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于2005年下半年联合创办的。该网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促进黑木耳产业发展为目标,近期立足伊春,全力打造伊春——中国黑木耳之都形象;远期立足全省,面向全国,成为国内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权威诚信、运行高效的中国黑木耳产业的网络平台。网站设置一级栏目15个。其中包括:资讯中心、市场预测、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网上市场、知名商标、项目招商、会员企业、科技中心、政策导向、行业管理、木耳保健、黑话食说、视频之窗、会展信息等。网页布局合理,页面清晰美观,形式新颖,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技术运用合理,浏览方便快捷。为了搞好网站运行和维护,组建了“中国黑木耳网编审委员会”和“中国黑木耳网”编辑部,并建立了省内、外信息采集机制。网站自建立以来,运行情况良好,影响力日益增强,为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耳农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该网站入驻会员500多个,展销产品52种,发布供求信息418条。网站运行两年多来,仅为伊春市黑木耳生产经营者引来外来收购商700多人次,销售黑木耳6000多吨,占总产量的1/3,通过信息引导为伊春市黑木耳生产和经营者增收上千万元。

  ----“中国黑木耳网上大市场”成立于2005年,“伊农网”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创新现代物流和营销理念,全力建设国内首家公益性的大型专业商务服务平台——中国伊春黑木耳网上大市场。招商对象主要是面向全国的黑木耳生产企业、生产大户、中介组织、采购商、林业局、林场所、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等。现入驻会员403家,黑木耳产品达52种。网上大市场设有黑木耳交易大厅、产品大厅、洽谈大厅、价格大盘及网上订单等10多个栏目。招商对象主要是面向全国的黑木耳生产企业、生产大户、中介组织、采购商、林业局、林场所、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等。大市场已成为黑木耳生产者与经营者联系的钮带和桥梁,每位黑木耳生产者和经营户都可以通过鼠标漫步网上大市场,并可轻松加盟,将自己的产品搬上网上货架。2006年,“中国伊春黑木耳网上大市场”与“中国伊春农产品网上大市场”成功进行了系统合并。

  几年来,伊春人还利用“伊农网”搭建了生态畜牧、林都北药、农田水利、农业气象、国土资源、中小企业等农业相关部门专业子网,形成一个纵向相通、横向相连的农、林、牧、水等多学科、多行业的现代化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并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推进各共建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在“伊农网”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下涉农公共数据资源的快速传递与共享。此外,还与市计生委联合搭建了“农村人口与生育”、与市消协搭建了“农民3.15维权”等涉农子网。同时,伊春市农委信息中心还为市科协、团市委、天华集团、伊春林业学校、伊春林业发电厂、山菜王、林都山特产品公司等20多个部门和企业设计制作网站,提供网络空间,承担系统维护,为促进伊春市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做出了贡献。通过横向部门的网络共建和信息共享,做到了市农委物理网络资源与横向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

  开通12316 “三农”热线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12316“三农”热线是伊春市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农业咨询服务系统,是各级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部门面向千家万户开展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这个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结合市委“十项”利民行动工程,开发建设了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农业110语音服务平台,伊春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市农业110指挥服务中心,赋予了10项工作职能,与信息中心合署。同时,这个市还组建了82人的农业专家服务队伍。2007年,伊春市在农业110系统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开通了伊春市12316“三农”热线系统,及时地为农民和林区务农职工解决了政策、技术及市场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进伊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森工多种经营)增产、农民和务农职工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这个市12316“三农”热线共受理各种类咨询4466件。其中,12316“三农”热线指挥服务中心受理的咨询871件。在12316“三农”热线指挥服务中心受理的咨询中,指挥服务中心调度员和坐班专家直接回复的390件;通过语音系统直接服务的78件;转接相应专家直接解答的268件;专家经研究事后回复电话55件,专家到现场服务84件,服务满意率达98%。

  伊农网正在积极践行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继续充分发挥好农业信息服务的作用,为创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而努力奋斗。